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摘要: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科学发展, 应重视统筹兼顾, 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重视教育公平,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重视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重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重视加强学校, 促进基础教育规范发展; 重视安全教育, 保障基础教育安全发展; 重视生态校园建设, 促进基础教育生态发展。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基础教育; 教育发展当前, 我国现代化建设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基础教育也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 根据现状和趋势, 科学制定基础教育发展规划,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指针, 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确立新的发展追求, 构筑新的发展优势, 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一、重视统筹兼顾, 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重视统筹兼顾, 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 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是要突出重点, 同时, 要兼顾“木桶理论”, 防止出现“短板效应”, 要在继续抓好义务教育这个重点的同时, 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学前教育, 并处理好基础教育与的关系。 1. 继续抓好义务教育我国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 取得了世人称道的性成绩。然而, 义务教育在我国中西部的一些地区的普及基础还比较脆弱, 巩固提高的压力仍然很大, 有大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达不到合格要求;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资源配置差距较大, 实现教育公平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尚未确立, 省级政府统筹职责不落实, 县级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流动日趋复杂, 学校布局规划难度加大,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保障压力未减, 城镇大班额问题非常突出, 而不少农村学校却门庭冷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要继续把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的重点,在 2010 年全国所有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着力提高全国义务教育的质量,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实行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 用城乡统一的办学标准和整体提升的建设标准, 来衡量所有义务教育的学校, 把义务教育的学校建设成最坚固、最适用的公共设施。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 还要参照国际通行的全纳教育的理念, 将残疾儿童青少年的教育规划好、实施好。对特殊教育要实行全覆盖, 让特殊儿童成为最受呵护的群体。 2. 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步伐进入 21 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中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2008 年, 全国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人数由本世纪初的 1 201 万增加到 2 500 多万。但是, 高中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偏低, 不足高中实际经费的 50 %; 高中生学业负担重, 贫困生缺乏资助体系; 示范性高中建设偏重硬件, 示范功能发挥欠缺。面向未来, 高中教育亟待科学发展。第一, 把普通高中教育放在经济社会的大中进行认真研究和科学规划, 要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 确定不同的发展重点。在城镇化背景下, 人口流动趋势加速, 对不同地域的高中教育需求产生了影响。所以, 未来若干年要科学预测高中的发展规模, 加强特色, 提升质量, 讲究效
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