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复杂交错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我深深为之折服。剧中情节纷繁复杂,人物关系乱而有序可循,整个的人物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悲情",正所谓悲中有情,情意悲凉。细细品位后,从剧作的结构分析,造成整个悲剧的是周朴园,但是他在整个剧的矛盾冲突中却又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论及到剧中的矛盾冲突,在我看来卷入冲突最深处的人物是繁漪。《雷雨》这部话剧的主旨是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对人和人性的摧残、虐杀, 而繁漪在周公馆的种种挣扎与抗争,正是在精神领域中,以人的个性追求同封建专制展开的生死搏杀,繁漪的悲剧无疑是悲剧题旨的最有力的体现。繁漪作为名门之女,被周朴园续娶为妻,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她和周朴园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物质方面,繁漪可以得到一切用来满足女人的虚荣心的东西,但在精神方面,繁漪却一生空虚。自己非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还要为封建专制主义铐上精神枷锁。而繁漪本身却是一位具有新思想、透着一股新气息的女性,面对周朴园盛气凌人的"你应该…"以及他强加给繁漪的与外界交往的限制,繁漪再也忍受不了这样年复一年的精神折磨。终于,当周朴园的长子周萍出现的时候,繁漪的心燃起了希望,多年来对自己的默默的压抑使她丢弃了伦理辈分之见,义无反顾的与自己名义上的儿子坠入爱河,但好景不长,没多久,繁漪便发现周萍的悔意滋生,并且逐渐对她冷漠,但这仍不能浇没她心中爱情的火焰。直到她发现周萍深爱的人是四凤,而并非自己时,她痛彻心扉,由挚热的爱转为极大的恨,心中的愤恨促使她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召集全家人道破和周萍的关系,并发出"被周家父子两代人玩弄"这样痛苦的话,当亲眼看到自己的所爱的周萍自杀,儿子周冲也被电死以后,繁漪的精神彻底的崩溃,进而发疯。在我将繁漪的一生细数之后,我的脑海中总有一双眼睛在闪,那双眼睛很有神,充满了焦虑、绝望与不安,就象时刻都可能喷发的火山般惊惶不定,那双眼睛充满了矛盾,他的主人便是周鲁两家矛盾的交织点--周萍。似乎他一出生就是多余的,私生子的身份使他不得不与父母分别,住在乡下,于是多年的孤独生活,使他深深的意识到一个伦上的错误会带来多么大的惩罚,于是这便埋下了他对伦理既恐惧又憎恶的种子。是"伦理"使他失去了童年,也是继母繁漪失去了自由和爱,于是内心的强烈共鸣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终于冲破了最后的束缚。但是周萍以其最凄惨的遭遇迅速的做出判断:这是个错误,其代价将是惨痛的,于是周萍为了逃避更大的悲剧,退缩了,为了缓解乱伦的焦虑,他爱上了侍女四凤,又一次陷入了乱伦的陷井。周萍就在这冲破还是遵循伦理的犹豫不决中一步步走出向深渊,如果他完全蔑视礼教,他可能早以走远;如果他完全遵循,也还能好好的当个大少爷。但他对伦理偏偏既疑又恶更怕,在对待"伦理"的上,他始终没有明确的态度,这不仅表现在爱情上也表现在对待父亲的态度上。长时间的孤独生活使周萍有一颗敏感的心,他比其他的少爷多了几分清醒, 他是和穷人长大的,也是个苦孩子,他知道资本家最丑陋的一面:认钱不认人, 惺惺做态。但作为资本家的大少爷,他却不愿意背叛,然后去指责父亲和自己的阶级,所以,当大海揭周朴园的画皮的时候,周萍异常冲动,并不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而是为了骗自己做这个教养极高的家庭的孝子,这无外乎又是自欺欺人。他认为自己应该遵守纲常才能免于由于背乎伦理而铸成的悲剧命运。而能支持他这样下去的精神
论《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