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型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中资企业正日益注重人才战略和雇主品牌的建设, 目标有两大部分:致力于为积极进取的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士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我们也致力于为企业搜寻、招募到最优秀的人才。 1998 年 10 月,第一版《前程无忧专版》在北京出版发行; 1999 年, 式开通; 2000 年4 月 24 日, 51job 在英属开曼群岛注册成立; 2004 年9月 29 日, 51job 在 NASDAQ 挂牌交易,成为中国第一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2006 年4 月, Recruit 公司收购 51job 公司 15% 的股份。可以说前程无忧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网站的最为成功的公司,毕竟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成立于前程无忧之前, 但作为后起之秀的前程无忧而言, 能够完全摆脱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的市场激烈竞争, 在经过六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支独秀, 独占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鳌头, 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可以肯定地说, 前程无忧的前景一片光明, 但互联网市场风云变幻, 独领风骚也不过数年, 前程无忧能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下定论似乎为时过早。我们在看前程无忧与中华英才网, 智联招聘网这三大网站之前, 需要先对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和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2006 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整体格局变化不大, 但新兴招聘网站在 2006 年里迅猛串起。更多的招聘企业利用以网络为媒介资源的各种人力资源的产品和服务,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企业主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招聘服务, 而网上企业主除了使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广告外,有 % 的企业主与网站有培训的合作, % 企业主与网站有人事外包合作, 以网络为平台, 融合企业招聘、培训、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的人力资源整合服务正越来越受到招聘企业的欢迎。中国网络招聘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将使得大型招聘网站着重注意服务内容及实现功能的拓展、营销策略及市场推广的创新、产业融合及错位竞争。网络招聘正在突破互联网单一媒体的束缚, 整合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 打造跨平台招聘服务旗舰。招聘门户瞄准国内外大型企业提供一套招聘解决方案, 并涵盖校园招聘,区域/ 专业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和行业用户。与招聘相关的搜索引擎/ 即时通讯服务的出现为提高便利性提供可能,也对传统招聘企业提出挑战,实现新服务不可逆转。而求职者对招聘网站的各项服务功能看, 职位信息准确可靠, 职位分类明确, 求职指导信息以及职位搜索便捷最受网上求职者所重视, 同时这些功能在用户心目中的不足度也是最高。从网络招聘用户的需求来看, 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准确可靠、职位分类明确, 求职指导信息丰富, 职位搜索便捷成为今后招聘网站的利益点, 而招聘网站成功把握这个部分的服务功能, 将能够显著提高用户体验, 增加用户黏度。求职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所属行业、工作地点、薪资要求、招聘信息的发布时间等众多的参考数据科学快速地检索求职信息, 发送简历, 大大提高应聘效率, 此外, 尽管网络招聘还有如何规范人才供需双方的诚信, 为双方提供更加直观的接触, 对求职者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等问题亟待改善和加强,同时还受到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等硬件条件的制约,但从发展的眼光看, 网络招聘的蓬勃发展和兴起已经是大势所趋。近几年, 中国网络招聘市场处于成长期, 市场规模继续增长, 目前网络招聘市场整体规模占整体招聘市场规模比例已经超过 20% , 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占整体招聘市场规模比例逐步扩大。同时, 中国网络招聘用户规模也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网络招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 1800 多万,网络招聘用户规模占中国网民规模比例达到 13% , 同时网络招聘用户占整体中国网民规模比例也正逐步扩大, 这也就充分说明了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网络招聘用户也迅速增长,同时增长的比例远远大于网民扩大规模和速度。而中国网络招聘企业主的规模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2006 年中国网络招聘企业主数量达到 150 万家,预计在 2007 年将达到 200 万家, 增长速度超过 30% , 同时估计未来几年中国网络招聘企业主的年均规模增长比例将保持在 30% 的年增长率。另外, 中国的网络招聘企业主在选择招聘网站时最看重网站的知名度, 个人用户数量, 招聘网站规模, 回收简历量和价格方面的因素, 因此, 一个人才网站最为重要的就是网站的知名度, 而对于网站的页面美观和平时的售后联络则比较少进行关注。实际上, 作为中国的人才服务网站而言, 本身就是为企业主提供人才招聘信息流的服务, 因此, 作为网站最重要的就是有大量的个人用户, 同时网站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为, 企业主在发布人才招聘信息的同时, 不仅需要能够招聘到合适的人
前程无忧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