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鹿角与鹿腿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鹿角和鹿腿》说课稿城东小学王爱爱(2019年4月1日)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鹿角和鹿腿》。下面我将从六个板块来展开我的说课。一、说课标课标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的理论依据。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2、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材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鹿角和鹿腿》就是外国寓言。第二学段目标这样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寓言这一文体中,具体表现为:读寓言故事,能明白其中的道理)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具体到本课中:1、(知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实际的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语气词。2、(能力)会根据提示讲故事。3、(思维)明白故事寓意,学习辩证地看待事物。二、说教材《鹿角和鹿腿》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本文编排在此处让学生学习,我认为编者颇具匠心,从纵向看,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学生二年级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如《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对寓言有了初步的接触。从横向看,安排在第二单元第三课,上承文言文《守株待兔》、当代寓言《陶罐和铁罐》,下接诗歌形式的寓言《池子与河流》。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鹿角和鹿腿》选自《伊索寓言》。鹿欣赏自己美丽的角,抱怨难看的鹿腿帮助他狮口逃生,美丽的鹿角,细长的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要辩证的看待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应以“明白寓意”为重点,以联系生活实际为难点,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学会思辨。三、说学情通过前两课的的学习,已经对寓言之一文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因为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所以字词障碍已扫除,故事大意已了解。但他们阅读经验尚停留在感知层面,对文章的寓意还不能准确把握,不能将课内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所以我确定了这样的重难点。重点:复述故事,明白寓意难点: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四、说教法教学时不能把道理从故事中剥离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对寓言蕴含道理的理解,要与故事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运用了3种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1.《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2、“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在本课中,我立足文本创新使用教材,创设了3语言情景,让学生迁移运用,举一反三,灵活使用语气词。3、“互文拓展法”《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

鹿角与鹿腿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640105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