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这个概念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物流活动却是历史悠久, 从人类社会开始有产品交换行为就存在物流活动。 人类对于物流的认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在人们头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物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它经历了从传统意义上的实物配送 PD(physicaldistribution )到今天的现代物流 (logistics) 的转变过程。,美国营销协会对其又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1927年,美国学者布索迪( RalphBorsodi )在《流通时代》中首次使用 Logistics 一词来称呼物流,替代原来的 PD。二战期间,美国陆军根据军事上的需要,首先在军火供应领域采用LogisticsManagement (后勤管理)概念,并对战时的军火运输、补给、调配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战后, LM理论和方法逐渐由军事领域渗透到工商领域,产生了诸如 BusinessLogistics 之类的新概念,并得到各国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应用。1946年,为了将物流培训活动纳入正轨,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输送物流协会( AST”L)。, 物流管理体现了各个国家民族性情和经济模式的差异。比如,日本注重物流成本测算,英国致力于构筑综合性物流体制,美国则以物流机械的现代化作为物流管理切入点。由于美国和日本在物流发展进程方面最具有代表性, 也是物流研究和物流实践最为先进的国家,因此,这里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的物流发展。...(1)美国物流发展——追求高度自动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用这一句话来形容美国物流业的状况最恰当不过。其“器”便是物流机械。物流的概念源于(美国),美国物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物流研究和物流实践最先进,也最完善,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同军队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资,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统筹安排人力运力,解决了一系列物流供应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圆满完成了物资的调运和支援任务,被概括为“后勤供应”。战后,这种组织管理手段被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开拓了企业生产的崭新局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实际上是美国物流业的初创阶段,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初萌生的“物流”现象。现在,美国的物流已很广泛,涉及对需求的预测,存货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以及厂址、仓库地点的选择,物资的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和储存运输等。撬动美国物流的杠杆之一是物流机械。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美均载重量从1950年的5t逐年增加到现在的30t至40t。在液罐车上更是推陈出新,有可运送温度低达-185℃至-235℃压缩气体的保温液罐车,运送温度高达205℃沥青的液罐车及运送熔融合金的带熔液罐车。现在美国物流管理领域,已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虽然十分重视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 但并非盲目追求全自动化, 而是根据任务大小及其他制约条件, 全面论证后再确定自动化项目的建设, 如全军大型仓库 34座,仅有16个仓库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其余各库均是采用半自动化作业
物流的发展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