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山流水》读书笔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山流水》读书笔记第一篇:高山流水主要人物伯牙全名: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时擅长相马的伯乐等。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已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钟子期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汉阳知县华某并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墓为圆形,,底径8米,环以石垣。,,上刻“楚隐贤钟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四柱,歇山式顶,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栏杆。墓与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宛若琴音曲子《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第二篇:赏析高山流水有感赏析高山流水有感摘要:音乐作为人类传承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关键字:音乐高山流水感受以往我听音乐只是在那欣赏那乐器发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音乐里面还有着情节和感人的故事,但在老师的讲解下才知道原来听一曲音乐里有这那么多的知识,就如高山流水中,我只能感受那曲艺婉转,叠叠起伏琴音!却读不出那所谓的“高山流水常年相依相偎,高山刚毅挺拔却不乏对流水柔情万种;流水柔美亦有其不懈追求,纵使流过千沟万壑总忘不了高山温情的臂弯。无须表白太多,流水便能从高山眼中的青黄变化读懂其心思;无须倾诉太多,高山便能从轻重缓急的流水声中听出其心声。高山的宽广能揽住流水的一切,忧郁或快乐,委屈或得意;流水的脉脉柔情滋润着高山的心田,将生命涔涔地向前延伸……不管高山如何变化,流水总是高山力量的源泉;不管流水流向何方,背后总系着高山深情的关爱”。但是我知道了里面的故事后再去合着老师的口述去听,那种感觉虽然不是伯牙与钟子期,但宛如自己也身临其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真挚和惬意!正因为有这样的音乐才能使我感受到古琴的韵律和那潺潺绵绵的友谊!更多的读懂了人生间的知音,需要的是心灵的沟通,情意的相互交融!因为旋律而动容,因为故事而深刻,我觉得自己达到了一种领会的开始!不经是一次心灵的洗涤,而是一种态度的升华!让我爱上了没有字幕的音乐,那纯属于乐器发出的声音!或许人生不需要太多的直白话语来沟通,就如同一对夫妻,不需要太多的言词,就是一个眼神,一下抚摸,就能明白心理面所想,所答!对古琴高尚流水的瞻仰后,深刻的思考了对音乐的许多话题!音乐可以述说许许多多人传承和智慧的结晶,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个人的人生!或许能给一个人带来宁静,带来激情!但最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音乐如果学问,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并且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除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外,老师也经常组织一些打拍子的活动,极大得调动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我的音乐欣赏能力。给我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我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高山流水》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