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要实现高超的教学设计,教师就必须把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学生基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就象绘画的构图一样,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有效的“构图”可能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不然。下面我想就结合“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谈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一)注重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一直以来,很多老师一直把“顺利地上完一节课,学生表现出色”作为一节课成功的目标,往往忽视了在表象后的更深层元素,即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收获?他们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实质上的提升?他们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态度。因此,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也往往满足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因而在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中,我的着眼点是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点,更突出“过程性目标”。像“我们身边身边的物质”一课,不少老师将教学目标仅着眼于“如何解释物质的两种变化”这些知识技能目标,这样教学设计带来的结果是:学生获得的仅仅只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没有感悟。(二)把握学生基础     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学生认知基础也就是常说的认知起点,即学生从事新内容学习所必须借助的知识、技能准备。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前,通过备课、网上查阅资料我发现,对于声、光、空气、电等是不是物质的讨论中,讲过的老师都认为孩子们认识起来会有困难,我们又不可能强加给他们答案,所以我设计了在学生们讨论中并不给出答案在倾听完她们的意见后,老师将他们发散的思维聚拢,一起回顾曾走过的探究历程,共同去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记忆犹新。(三)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的直接反映,它包括课堂流程的设计、教学材料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 1、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老师们也认识到这样的课堂中缺乏应有的自主探究,缺乏必须的个性体验,因而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建构感悟。于是,版块式结构顺应而生。显然,版块式的结构比线型流程显得更为粗旷。在此课的设计中,在认识什么是物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9-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