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导入孟泰孟泰(1898 —1967 ) 河北丰润人, 194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 年到鞍山炼铁厂做工, 1948 年随军北上, 奋战在炼铁炉旁,支援前线,为东北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他在鞍钢成年累月地回收各种旧物资,建立了闻名的孟泰仓库,为鞍钢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曾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全国总工会委员,是一、二、三届全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 1956 年和 1959 年先后出席; 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和全国工业、财贸系统群英会。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王崇伦王崇伦,鞍钢机械总厂青年刨工, 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极大地焕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但是,经济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成绩面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错误估计了形势,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发展口号。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导入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 “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胡绳主编《中炉炼钢鞍钢场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全貌
高一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