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韩国文化感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韩国文化感悟.doc韩国文化感悟公交车行驶到横跨南江的晋州桥上,同行的老师便说:“看,那就是晋州城,晋州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十月初就在城前面的南江上举办流灯节,可漂亮了。”我向左前方望去,在从西向东流淌的南江北岸,一块略高出周围的丘陵上,一座古城赫然呈现。面前是南江碧波,两边有道路,也没有较高的楼房,再加上城里楼阁俨然,树木高耸,旗帜飘扬,所以显得十分醒目。而且远看城门高踞,檐角高扬,气势雄伟,里面一座古楼矗立在绿树之上,巍然壮观。还有几座小一些的古代建筑掩映树丛中,让人感觉宁静幽深,还隐约透出肃穆庄严的气氛。在蓝天白云之下,明丽的阳光里,群山的怀抱中,晋州城像一块美玉,使这座依山傍水的晋州市熠熠生辉,别有一番风致。决定抽出时光来,好好去游览一番。星期天吃过早饭,九点半多,便走出庆尚大学校园,乘公交车到市里去。学校位于晋州市南部边缘,再往南就是遍布茂林修竹的山区To整个晋州市就处于群山环绕的一块空地上,南江在城南迤適流过,一些建筑沿着南江两岸散落分布,除此之外便是一望无际的山峦。“韩国百分之七十的地方是山。”听别人这样说。山上山下都是树木,葱茏翠绿,看不到一座童山秃岭。据说这是现任总统朴槿惠父亲朴正熙的功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号召植树造林,使满目疮痍的大地披上绿装。乘车二十分钟便过了南江,来到晋州市。街道两旁是各种店铺,和国内城市差不多。现代的商业文化无处不在,楼房、广告牌、穿着时兴服装的模特等,热闹繁华。往左拐进胡同,便清静了许多。大概时光还早,晋州城门前没几个人,门口摆着一张牌子,大概是免费的意思,也看到几个人进去,没有买票。卖票的窗口前也摆着一张小牌子,里面没有人。我走到旁边的门口,用英语说想买地图,工作人员立刻给了我中文的晋州城宣传材料和英文的晋州市地图,还用英语抱歉说没有中文的晋州市地图。我问多少钱,她说是免费的。我多谢她,心想这和中国许多地方是不一样的。我注意到票价也不高,成人一千韩币,约合人民币五块多钱。如果是团体、学生等,票价还更便宜,学生只需二百韩币,合人民币一元多。我注意到,一些旅游材料还摆在外面,供游客任意取用。那里是晋州城东门,门前是一小段上坡路,城墙显得厚重雄伟,建筑在城墙上的门楼飞檐开张,雕梁画栋,旗帜飘扬,更显壮丽。屋檐下方一块巨大匾额,上书三个古朴的隶体汉字“矗石门”。城墙上的旗帜颜色各异,大小不一,有的上方写着汉字“令”,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座军事要塞,不由有些严肃紧张起来。穿过城门来到里面,到处整洁干净,草坪碧绿,树木茂盛,路面上一尘不染,角落里也看不到什么杂物。有的靠近墙根的地方或者石块的旁边,长着一些青苔,也让人有简单安静的感觉。南边城墙下就是南江的流水,头顶上是幽深的蓝天,飘着几朵白云。忘记了城外是鳞次栉比的楼房、五彩斑斓的广告牌和川流不息的汽车。与人相处之道走不远便来到城中最大的建筑矗石楼的跟前。建筑样式和中国传统建筑差不多,四周一些柱子架起一个四角飞檐的大屋顶,四周栏杆围绕,游人能够凭栏远眺。从下方看,屋檐装饰各种彩绘图案,富丽辉煌,气势飞扬。个性是木质地板架空地面约两米高,更显得雄伟气派。从北面的台阶上去,脱了鞋,来到里面。已有一些人在里面,有的在看风景,有的在聊天,有的或坐或躺的在休息。在中国,人们没有这样脱鞋的习惯,所以也就不会有这样舒适、自在、亲切的感觉了。我先看四周的风景,个性是南面,视野开阔,江水蜿蜒流去,如绸带飘曳,对面小山上树木正渐渐显露秋日的斑斓,远处群山连绵起伏,与天空融为一体。再看屋内的装饰,屋檐下方悬挂着一些牌匾,多是汉语诗,有的是用韩文写的。大都是歌咏形胜,感慨历史,抒发怀抱。觉得有点累了,便坐下来休息,斜倚在栏杆上。拿出宣传材料来看,关于矗石楼,上方写道:“晋州的象征,也是岭南第一名胜。战时是将军们指挥士兵的指挥所,平时是书生们吟诗作画的风雅之地。自高丽28年(1241)建立以来,重新修建数次。矗石楼曾在壬辰倭乱时被烧毁,于光海君410年(1618)重建,更显雄壮,1948年被指定为国宝。但是,在1950年6。25动乱时再次被烧毁。此刻的楼台是1960年由晋州古迹保存会用市民的捐款而重建的。正面5间,侧面4间,八字型屋顶的楼台。矗石楼的名字源于江中的石头高耸而得名,也叫南将台或状元楼。”历史是不能忘记的,这座城是历史的见证,所以精心建筑、保护。那里是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凭吊、沉思的地方。中国古诗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历史常常烽火不断,什么时候人间才能成为真正的桃花源?几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来到里面,小孩子才三四岁吧,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在地板上爬来爬去,追逐嬉戏,引得人们都欢喜赞叹,笑个不停,也和孩子似的。从矗石楼下来,走到旁边的一个小房子前。这是“义妓祠”,里面有一座年轻女子塑像,这是“为了缅怀壬辰倭乱(1593)时,抱着倭将投江殉国的义妓论介的忠魂而

韩国文化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20-09-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