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 ﹕ 200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目次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总要求 环境方针 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2 检查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使用指南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GB/T 24001 与 GB/T 19001 之间的联系文献目录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EMS) 模式引言现在, 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 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绩效。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 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相继制定,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价自身的环境绩效。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核”本身, 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 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绩效不仅现在满足, 并将持续满足法律和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 须在一个纳入组织整体的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 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标准一样, 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和实施方针与目标。本标准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 1 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各个层次与职能的承诺, 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制定其环境方针, 建立实现所承诺的方针的目标和过程, 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环境绩效, 并证实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本标准的总体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 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3 本标准第二版的修订重点是更加明确地表述第一版的内容; 同时对 GB/T 19001 的内容予以必要的考虑,以加强两标准的兼容性,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为便于使用, 本标准附录 A 和正文第 4 章的相关条目采用了对应的序号。如 对应 , 其内容都是关于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论述, 和 的内容都是关于内部审核等。另外, 还在附录 B 中给出了 GB/T 24001 - 2004 和 GB/T 19001 - 2000 之间相近技术内容的对应关系。本标准规定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它能够用于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 注册和(或) 自我声明, 它和用来为组织建立、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区别。环境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 其中有些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