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内蒙古白乃庙铜成因探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内蒙古四子王旗白乃庙铜矿床成因探讨姜治民核工业二〇八大队邮编摘要:白乃庙铜矿的南北两个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差别较大,以往对矿床的成因有沉积变质型和斑岩型两种观点,本文通过对含矿层位、岩体的岩性、岩相,物质成分研究,认为含矿层为一套火山沉积夹正常沉积建造,原岩中铜钼元素含量较高,为矿源层,沉积后区域变质过程中初步富集成矿。华力西早期花岗闪长岩携带成矿元素,沿白乃庙组片理侵入,为成矿元素的第二次富集提供了热源物源。通过对矿石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的研究,有用组分在后期热作用下发生了叠加富集作用。由此认为,白乃庙铜矿是以火山岩沉积变质为主,后经热液叠加富集成矿的复杂成因矿床。关键词:~翁牛特旗加里东地槽褶皱带多伦复背斜的西段南翼,察汉敖包褶皱束与白乃庙褶皱束之间隐伏的东西向白乃庙大断裂处,是一个以铜为主,伴生有钼、金、银、硫等元素的大型铜矿床。矿床分为南北两个矿带,两个矿带断续分布在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2~3公里的狭长地带内,分南北两个矿带12个矿段。南矿带矿体赋存在上元古界青白口系白乃庙组中,为一套中浅变质的绿片岩,含矿岩性为主要含矿岩性为绿泥斜长片岩、阳起绿泥斜长片岩夹残玢变岩。北矿带矿体大部分赋存在花岗闪长岩体中,少部分赋存于白乃庙组片岩中。(图1)矿床成分比较复杂,以往对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火山岩型铜矿床(沉积变质型)和斑岩型铜钼矿床两种认识。2010年至2011年笔者在白乃庙铜矿从事地质勘探工作,综合以往矿床的地质研究成果,结合生产中取得的大量实际资料,通过深入的分析对比研究认为,白乃庙铜矿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成因类型的矿床,而是一个多源、多期次、多成因的复杂成因矿床。,但矿体赋存层位的岩性差别较大,赋矿岩石的岩性不同,这也是以往对矿床成因存在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之一。南矿带:南矿带由Ⅱ、Ⅲ、Ⅳ、Ⅴ、Ⅵ、Ⅶ、Ⅹ、Ⅺ等八个矿段组成,矿体主要产于绿片岩中,含矿岩石岩性为岩性主要为绿泥斜长片岩、阳起绿泥斜长片岩夹残玢变岩、透镜状大理岩。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单层或者多层,平行或者斜列式产出。Ⅱ、Ⅹ矿段矿体数量较少,矿体厚度和品位图1白乃庙铜矿地质图1-第四系;2-下二叠统三面井组;3-中志留统徐尼乌苏组;4-青白口系白乃庙组五岩段绿泥斜长片岩、残玢变岩、绿泥阳起斜长片岩,夹大理岩;5-青白口系白乃庙组四岩段绢云长英片岩、长英片岩;6-青白口系白乃庙组三岩段残玢变岩、绢云长英片岩、长英片岩、阳起绿泥斜长片岩;7-青白口系白乃庙组二岩段石英岩、长英片岩、绢云长英片岩;8-青白口系白乃庙组一岩段斜长角闪岩夹黑云母斜长片岩;9-花岗闪长岩;10-石英闪长岩;11-石英脉;12-闪长岩脉;13-断层及编号;14-铜矿体;15-,其它矿段矿体沿走向和倾斜方向其厚度和品位均有较大的变化。由于构造及矿化不均匀等原因,矿体空间形态较为复杂,具有膨大、收缩、分枝、尖灭等现象。但从总体来看,矿体受层位控制。不论是走向或倾斜方向,矿体延续性较好。(图2)依上所述,南矿带具有明显的沉积变质型层控矿床的特征,矿体局部不规则的变化是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所致。北矿带:北矿带Ⅷ、Ⅸ、Ⅻ、ⅩⅢ矿段的矿体主要产在变质花岗闪长岩中,岩体受

内蒙古白乃庙铜成因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4.66 MB
  • 时间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