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之浅见
内容提要:新课程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地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要做到:遵循语文规律,营造学习氛围;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学习;走出教材课堂,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作者:浙江省诸暨市马剑镇中吴仲益
《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显而易见,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地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并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因素一直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在“应试”这根魔杖的指点下,紧紧围绕着升学率这座大山,忙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把教材上的知识要点罗列成册,要求学生重复不断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这样的结果是:严重扼杀了农村初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阻碍了农民子弟语文素质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发展。”如何改变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现状,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因此,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成为每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短缺的情况下,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和作用。教师们若能彻底打破旧的传统观念,理解新课程新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必将收到始料不及的效果。
本文将就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以下几方面谈谈笔者之见。
一、遵循语文规律,营造学习氛围
新课程指出: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结合便就叫语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不断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
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作一定安排。早晨上课前半小时由语文课代表负责,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午休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使学生在听觉中受到文学的熏陶,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坚持每次上语文课时,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学生们可以绘自然风光、忆自己童年、讲家庭亲情、说有趣笑话、诵优美诗词。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还可组成学生评委,对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记入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单;晚餐的时候,我们可在校广播室播放小说朗诵、评书精段、诗词评讲、散文欣赏
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之浅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