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学及标准知识内容要求范围说明拼音1、能正确拼读音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字,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本册要求掌握并常见的),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能辨析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鼻音等易读错音节。。针对教材生字字词2、掌握教材要求的会认和会写的字。练习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能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针对主体课文中的生字、词语。3、能正确地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懂得意思,并会造句;能辨析近义词、反义词。4、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查字典的能力。(能熟练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针对主体课文中的语言材料。5、能主动积累生词、重点词语、成语,有些还要能默写。针对主体课文中的生字、词语。6、能通过联想、想象、看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和利用工具书理解古诗中词语的方法。针对单元中的词语。针对主体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句段阅读理解7、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8、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因为……所以……,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有……还有……)运用9、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理解1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理解1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分析综合1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评价反思1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表达应用15、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表达应用1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探究17、加强课外阅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探究 能力水平及标准能力内容要求层级说明习作表达18、能够乐于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能乐于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表达应用19、留心周围事物,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清楚。探究、表达应用20、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启示、留言条和广告)进行书面交流,多练多写多用应用文。表达应用21、写作一件事情时要注意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把事情说明白。表达应用22、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运用23、描写动物时,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描写,还可以配上照片和插图。表达运用24、注意在习作中使用自己日常积累的词语,并鼓励学生大胆使用。理解运用25、学习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明显的错误,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表达应用2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表达应用口语交际2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能简述对方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再有礼貌地征求对方的意见。表达应用28、能比较清晰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抓住关键词句概括读过的内容。表达应用29、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表达应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的划分(如《语文课程标准(高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分为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评价反思(鉴赏)、E表达应用、F探究六个层级。)学及标准 三年级上册内容教学与考查要点行为特征描述第一单元色彩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如:将来、乘风破浪、保卫、一本正经、引人注目、观察、手掌……),学习新部首“戈”、“辛”,运用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够在横线上抄写句子,要贴着横线写,字与字离得近些。能够规范美观地抄写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写颜色的词语,背诵《爱什么颜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4、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学习按时间变化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认真观察的好习惯。5、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写诗歌。完成“笔下生花”,了解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或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个地方的变化,写一写。“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如将诗歌中的“碧绿”、“火红”、“蔚蓝”重读,联系情景朗读。流利背诵古诗。能积累常见的写颜色的词语。,利用已知经验和知识去推想词语的意思。如:见过柠檬,就可以想象柠檬黄是什么颜
三年级语文学习水平及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