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PR法评价晶粒尺对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姓名:何燕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安全技术及工程指导教师:俞树荣 20120612 兰州理T人学硕{j学位论文摘要扩散连接技术目前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连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核电领域,特别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化工机械系统封装起到关键作用。对于采用此连接方法较为普遍的材料——奥氏体不锈钢,以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成为制备微化工机械装置的首选材料。考虑到微化工系统中介质的腐蚀性和扩散连接技术的特殊性,对于研究奥氏体不锈钢扩散连接接头腐蚀性能对于微化工装置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电化学动电位(Electrochemical ic Reactivation,EPR)以其无损, 快速,定量等特点常被用来评定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也可用于工业现场检验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 (1)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母材进行1100℃下不同时间的固溶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100。C(水冷)固溶处理后,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尺寸随着固溶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长大,, 晶粒尺寸长大明显,与纯母材晶粒的平均直径46 um相比较,仅在固溶处理半小时后晶粒平均直径就增加为55 m;通过200X金相电子显微镜观测到晶粒长大明显,应用金相显微镜中晶粒评级软件评定了晶粒平均直径长大分别为55 m (1100℃/)、77 m(1100℃/)、89 um(1100℃/)、110 um(1100 ℃/)、145|l m(1100℃/),173 um(1100℃/),而3 16L奥氏体不锈钢扩散连接接头晶粒平均直径为220|I m,扩散连接接头晶粒远大于纯母材和固溶母材的晶粒,说明在扩散连接技术中压力的作用对于晶粒长大起作用。(2)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固溶母材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扩散连接接头试样进行相同条件下的敏化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敏化处理条件下,固溶母材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即敏化时间的增加,析出物逐渐明显,当敏化时间延长到100小时产生可观测到晶粒边界上有零星析出物;相比较下,纯母材在相同敏化条件下,保温100小时后已完全敏化,而扩散连接接头试样始终未观测到可辨别碳化物析出。(3)采用双环EPR法研究316L奥氏体不锈钢固溶母材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扩散连接接头在硫酸和连四硫酸钠测试溶液中的腐蚀敏感性,确定晶粒大小对相同敏化条件下的扩散连接接头和固溶母材的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扩散连接接头试样具有较大的晶粒直径,其再活化率值明显小于晶粒直径较小的固溶母材的再活化率值,说明扩散连接接头耐晶间腐蚀性能比固溶母材的好。关键词:EPR法;316L不锈钢;扩散连接;晶间腐蚀;晶粒尺寸;再活化率 EPR法评价品粒尺寸对奥氏体不锈钢品问腐蚀敏感作的影响 Abstract As anadvanced materialsjoining technology,diff-usion bonding hasbeen widely used inaerospace and nuclear power industries bonding hart
昆曲剧的本写作小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