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表药辛温解表药.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八章概述一、何谓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叫发表药)二、解表药为什么能解表?解表药多具辛味,且入肺与膀胱经。辛味主散、轻扬升浮,发散外邪。肺(主皮毛)解表药味辛主散入偏行肌表膀胱(太阳经主表)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达到治愈表证。本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服药,促使病人发汗或微发汗,而达到解除表证的目的。三、功效:发散表邪为主(风寒、风热)兼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缓和疼痛(止痛)透疹、消疮等作用。四、适应范围:1、外感表证(感受风寒或风热)。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2、水肿初起兼有表证,或腰以上肿当发汗者。如:临床常见的急性肾炎。3、疮疹初期兼有表证,以及其它疾病兼有表证需要发汗者。4、麻疹未透或需要透发汗出者。5、外感兼有咳喘者。如:急性肺炎、支气管炎。6、外邪引起的头痛、身痛剧烈者或风湿痹痛。五、注意事项1、因时治宜温暖季节容易出汗,用量宜小。(春夏气候温暖,肌腠松弛,易出汗)寒冷季节,不易出汗,用量可稍大。(冬秋气候寒冷,肌腠致密,不易出汗)2、因人治宜凡老、弱、婴、幼、孕妇或产妇、气虚者,用量宜轻,必要时配合其它滋阴、助阳、益气药。3、不宜过量,应中病即止。以免耗伤阳气,损及津液。4、素体阳虚、阴虚、自汗、盗汗、吐泻、失血、久患疮疡、淋证慎用;热病后期、津液亏损者,禁用解表药。5、解表药具辛散之性(味辛、芳香),不宜久煎,以免损失药效。6、汤药宜热服,盖被以助发汗。7、针对外感风寒或风热的不同,分别选择相应的解表药,根据兼证和体质选用适宜药配伍。六、解表药的分类1、辛温解表药(又称发散风寒药)辛温——发散风寒——用以风寒表证症见:发热轻、恶寒重、口不渴、脉浮紧。(冬秋多用)2、辛凉解表药(又称疏散风热药)辛凉——疏散风热——用以风热表证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脉浮数(春夏季多用)——配伍玉竹、麦冬、熟地黄等滋阴养血药。、气虚而兼表证者——配伍附子、人参、黄芪助阳益气解表。——配伍木香、陈皮理气解表。风热表证而兼热毒壅盛或温病初起——配伍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野菊花等疏表解毒。——配伍羌活、防风、独活等祛风湿药。,复感风寒,内外和邪——配伍半夏、细辛、干姜等温肺化饮药。歌诀:诸药性能,解表优良。疏解肌表,发汗力强。恶寒、发热可解,头痛、身痛可康。风寒宜用辛温,风热宜用辛凉。汗多者慎用,体弱者减量。第一节发散风寒药定义:性味辛温,以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用于风寒表证的药物。性能特点:性味: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功效:发散风寒,发汗力强。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重点药物:麻黄、桂枝、紫苏、防风、白芷。熟悉药物:荆芥、香薷、生姜、羌活、藁本、细辛、辛夷等麻黄《本经》草麻黄药材麻黄(草麻黄)药材麻黄(中麻黄)药材麻黄(木贼麻黄)

解表药辛温解表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731 KB
  • 时间20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