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学目标:1、 学习通过细致观察,用拟人、比喻等文艺性手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说明一种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方法。2、 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主要信息和概括的阅读能力。3、 掌握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本文按照对事物的观察进程进行说明的顺序及语言特点。2、难点: 本文所寄寓的生活哲理。一、导入谜语:“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是什么?“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宋 柳永《雨霖铃》)虽然大家都见过蝉,但是我们对蝉知识的了解有多少呢?要想知道更多有关蝉的知识,。请看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为我们写的《蝉》二、作者及作品简介:PPT:让 -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 ,昆虫界的维吉尔 (维吉尔是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又译为《昆虫世界》、《昆虫的故事》),被称为“昆虫的史诗”。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生活折射出人类的世界。《昆虫记》共十卷,每卷由若干章节组成,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本书行文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三、整体感知学生浏览课文,完成:1、正音金蜣 qiāng 巷道 hàng 涂墁 màn 纤弱 xiān 蚋 ruì 喧嚣 xiāo2、思考:(1)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蝉的哪些知识?(2)课文主要是说明蝉的生长过程的。那么两部分分别介绍了蝉的什么过程?(3)把自己认为观察最仔细、写得最生动的段落划出来。四、研习课文内容1、讨论: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蝉的哪些知识?地穴外(2-3)地穴 幼虫地穴内部结构(4-6)蝉的地穴 初出地面的活动(7)蜕皮 蜕皮的情形 (8-9) 成虫刚脱壳的蝉的情形(10)地点、方式、数量(11-13)产卵 卵天敌破坏(14-17)孵化 (18-19)蝉的卵 幼虫 幼虫活动: 幼虫(悬挂、落地、入地)(20-24)概括蝉的生活历程(25、26)2、两部分分别介绍了蝉的什么过程?明:(1)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2)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板书)3、学生活动:根据课文内容,复述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活动情况及其所经历的时间:成虫产卵后死亡。4、质疑:一般地,我们都是按照昆虫的生长过程“卵 幼虫 成虫”的顺序来介绍,但我们发现本文是从“幼虫”入手,介绍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问:本文是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为什么这么安排?明:按照对事物的观察进程进行说明(外 内的观察顺序/事物发展变化顺序)。
《蝉》的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