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第一章小儿推拿概述小儿推拿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用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穴位,预防和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第一节小儿推拿发展简史中国古代诸多医学文献中均有关于推拿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记载,并且将其作为预防小儿疾病的手段。如1500年前中载了捏脊治疗小儿腹痛、厌食等疾病,1000多年前唐朝医学著作《千金要方》记载:“小儿虽无病,早期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治疗小儿鼻塞流涕、腹痛等疾病。3按摩学盛于隋唐,儿科学盛于宋。正是按摩学和儿科学的成熟,为明代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约在500年前中国明代,系统总结前人的临床经验,编著了大量的小儿推拿专著,形成完整的独立的小儿推拿体系,完善了中医推拿学的内容。4小儿推拿最早的著作《按摩经》(又称《小儿按摩经》)被收在杨继州编的《针灸大成》(1601年)之中。《按摩经》为四明陈氏所编著。书中对小儿推拿穴位,除日常通用的经络穴位之外,记载了数十个特定穴位。小儿推拿手法有十数种,除掐揉按穴之法外,还有推、运、搓、摇、摩等等,并有复式操作法十八种。5清代中医小儿推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有关著作频繁增多和诊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可以说小儿推拿学始于明而盛于清。《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1604年)系太医龚延贤所著,是流传最早的单行本。其书分为三卷,对小儿推拿十二手法(复式操作法)论之甚详。被誉为“推拿最善之本”。6《小儿推拿秘诀》,是周岳甫所编著。周岳甫,字于蕃,其著先后四次刻行,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张振均在其所编著的《厘正按摩要术》中引用甚多。清代小儿推拿专著影响较大的,有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潜奄的《幼科推拿秘书》、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徐崇礼的《推拿三字经》、张振均的《厘正按摩要术》此外,还有夏鼎的《幼科铁镜》,以及陈复正的《幼幼集成》。7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8辛亥革命以后出版的小儿推拿著作有《推拿易知》、《推拿抉微》、《窍穴图说推拿指南》、《增图考释推拿法》、《推拿捷径》、《小儿百病推拿法》等十数种,还翻刻印行了一些明清时期的小儿推拿专著。9总之,明代以后500多年来,又经过中国医生的大量临床实践总结,不断对小儿推拿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现有的具有良好疗效的小儿推拿疗法。10
小儿推拿 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