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方。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的发展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词牌·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词牌的来历本是唐代教坊乐曲名称。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蛮国女子,高髻金冠,一身璎珞,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乐府诗题·2原来的乐府诗题(如"乌夜啼""长相思"等摘取而得3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临江仙"-原写水仙,”双双燕"-原咏燕子等)(4)取别人诗句中几字(如醉春风"-李白"丝管醉春风","看花回-刘禹锡"无人不道看花回"等)·(5)取某些历史故事(如"解连环"--出《庄子》"连环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马等)(6)取本词几字(如"忆秦娥","占春芳"等)(7)词人自制,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们作的曲自己填上词,再根据词意自定(8)用原有词牌,增字数后改称(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9)根据词的字数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ω0有综合两个词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①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D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03用乐调(如"角招"四犯令"等)·词牌名渐无实意,
【大学语文讲义】宋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