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紫甘薯是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看好的保健食品。笔者从建立基地、选用良种、培育壮苗、整地起垄、平衡施肥、适时栽插、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紫甘薯无公害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紫甘薯丰产栽培提供参考。关键词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紫甘薯是指薯肉颜色为紫色的甘薯,其营养丰富, 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锰、锌、碘、硒等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花青素等, 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癌及保健功能, 是纯天然的保健食品。其色、香、味均佳, 属人们理想的健康食品, 还可用于提取色素。近年来, 市场需求与日俱增, 销售价格居高不下, 发展前景非常看好。采用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一般田块产量 2 左右,高产田块可达 45t/hm 2 以上,种植效益显著,是发展特色产业、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生产中也存在种薯质量差、品种退化严重、管理水平低等问题, 致使产量不高效益低下。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现将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1 建立基地在适宜甘薯生产区选择交通便利, 远离交通主干道, 环境无污染, 水源和土壤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要求, 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 土壤疏松肥沃、通气性好的壤土地, 群众科学种植技术较高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2 选用良种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薯形美观、商品率高的紫甘薯品种,如秦紫薯 1 号、京薯 6 号、徐紫薯 1 号等。①秦紫薯 1号: 由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选育。薯皮紫色,薯肉深紫色, 薯块长纺锤形。叶片、顶叶淡绿色, 心形带齿, 叶脉绿色。茎色绿带褐, 中长蔓, 最长 280cm, 基部分枝中等。结薯较集中, 单株结薯 3-4 个, 大中薯率 84% 。萌芽性好, 耐贮藏, 食用适口性好。鲜薯含粗蛋白 % ,可溶性糖 % ,干物率 % ,淀粉 % (干基) 。适宜栽植春薯, 产量 2 左右。②京薯 6号: 由北京农学院经选育。薯皮紫色,薯肉深紫红色,熟后紫黑色,薯块纺锤形,无条沟。叶片心脏形, 叶片、叶脉全绿色, 蔓长 150cm 左右, 生长势强。肉质细腻, 食味香甜面沙, 有浓郁的栗子香味。该品种耐旱、耐瘠、耐肥, 薯块整齐均匀, 薯形美观, 薯皮鲜艳, 大中薯率和商品率高。春薯产量 45t/hm 2 左右, 夏薯产量 2 左右。③徐紫薯 1号: 由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选育。薯皮红色, 薯肉紫色, 富含花青素, 熟食薯肉紫色鲜艳, 食味较好;抗茎线虫病, 中抗根腐病, 较抗黑斑病。鲜薯产量 30t/hm 2 以上。 3 培育壮苗 种薯选择选用甘薯育种单位良繁基地繁育的原种一、二代紫薯品种作种薯。 苗床准备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管理方便的田块。旧苗床需要更换床土,进行床体消毒。苗床长度可据地形及需要而定,一般长 500cm ~ 700cm ,宽 120cm ~ 130cm ,深度 40cm 左右。 育苗时间 3月 10 日左右选晴好天气,采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 苗床管理排种后至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床温 30~ 35℃,最高温度不超过 37℃;苗出齐后至采苗前 5 天,床温宜保持在 25~ 30℃,晴天中午注意观察床温,当温度高于 30℃时要适时揭开薄膜两端通风降温,防止烧苗;采苗前 3-5 天,适当降温炼苗培育壮苗。 壮苗标准百株苗重 500 ~ 700 克,苗高 20~ 25 厘米, 5~7 个节,茎粗, 节间短, 叶片肥厚, 顶三叶齐平, 剪口浆汁浓, 无病虫害。剪苗后及时追施肥水,培育第二茬苗。 4 整地起垄春薯应在秋冬季节深耕冻垡, 春季复耕整平起垄; 夏薯于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起垄。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起垄有大、小垄之分:大垄垄距 90~ 100 厘米,垄高 30~ 40 厘米;小垄垄距 67 厘米,垄高 25~ 30 厘米。起垄要求垄端行直, 高垄深沟, 垄型饱满, 垄面平整。 5 平衡施肥以基肥为主,基、追肥比例以 70~ 80:20 ~ 30 为宜;氮、磷、钾配合施用, 重施有机肥、钾肥。高产田块施肥量: 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 2500 ~ 3000 公斤, 尿素 15~ 20 公斤、磷肥 30~ 50 公斤、钾肥 15~ 20 公斤,或复合肥 30~ 50kg 。高肥田取下限,中低肥田取上限。 6 适时栽插春薯在当地终霜期过后即可栽插, 争取适期早栽, 一般在 4 月下旬、5 月上旬栽插头茬苗; 夏薯要求前茬收获后及时栽插。采用“一插二卧三抬头”的改良水平栽插法, 或蘸泥浆、留三叶栽插法。栽插时先挖窝, 后浇水, 再栽苗覆土。注意浇水时不要溅到秧苗外露叶片上,有利于提高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_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