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基础管理中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孔令嘉2011-4-15提要信息化建设规划认识2>基础管理对信息化的支撑3信息化建设目标信息化建设内容信息化建设规划一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五化并举”,首次将信息化提升到关乎国家发展的全局高度。两化融合”,则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做出了最新的解读信息化开创了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局面,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1、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2、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3、信息化是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有效途径4、信息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5、企业发展需要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平台信息化建设规划一背景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要以《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资委“登高计划”为指导,重点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分析三大平台建设为目标,把企业管理工作不断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推进信息化建设规划一做法一是要加强基础管理。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化拓展到管理、决策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深化运行操作标准化,完善管理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以安全、稳定、效益为重点,以缩小与先进同行差距为目标。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必须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要配合本企业品牌亮点建设,推进信息管理平台,建成基于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应用体系,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和良好应用。信息化建设规划一思路个电厂要想获得良好的效益,对内要优化机组运行、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对外要迅速适应电网调度,适应电力市场竞价要求,满足电网负荷需求并能适时竞价上网。据上述要求,需要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对厂内厂外的信息有很强的感知能力,这就要求统一规划全厂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应至少具备下述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全厂的所有管理和生产系统实现信息的有效和合理连通,消除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孤岛,全厂生产和管理数据按需求实现共享,做到管控一体化;其次,各管理系统和生产系统的责任明晰、功能不重复,能有效地和不受干扰地完成各自的任务;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全厂应有一个核心系统将厂内厂外的所有信息进行综合优化,为运行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提高电厂整体效益服务信息化建设规划一依据国资委登高计划--级指标序号指标得分权重得分百分比平均百分比差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基础建设3信息化应用与效果4m服务管理与治理5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一依据国资委登高计划-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分权重得分百分比信息化战略与规划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投资策略与投资结构信息化标准规范与管控体系言息化应用与效果营业务信息化业协同与电子商务信息化集成水平变单与创新■18T服务管理与T治理”思化建改项目管理息安全管理绩效管理匕人力资源19息化人才信息化建设规划一范围1在办公管理上,实现以团队协作为重心,以流程、事件、时间、资源为基础,形成支撑组织分时、异地、高效、高质协作的管理2在人力资源优化上,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员工绩效实时考核,薪酬对比分析,正式员工与外包人员岗位授权培训,形成从岗位建模开始,多角度掌握员工绩效与薪酬的和谐关系,实现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薪酬机制。3在生产上实现以设备为中心,策划为龙头,形成从计划检修(技改)项目管理、点检定修、费用预控管理、安全风险、,通过强化对公司内外供需链标准化的管理,缩短采购周期,降低物资采购成本,通过科学算法产生物资需求计划及采购计划,有效的控制库存,降低公司库存物资的资金占有量。5在财务上通过定义业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业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反映公司对预算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由多种维度信息(如财务科目、费用科目等)构建成树状结构,使各级管理机构可以将上级组织的目标细化分解通过对每个分解项的控制,达到控制整体目标的目的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基础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