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5分)1.(15分)(2017九上·北京期中)阅读学问,回答问题《千里江山图》除了在绘画史上的价值之外,从另一角度衡量,画中所表现的建筑物数量多,类型丰富,对于了解宋代建筑,特别是建筑的布局,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我们现在研究宋以前的建筑时,最感材料缺乏的是住宅。那时的宫殿、祠堂、寺刹等建筑多少还有些实物或遗址保存下来,而住宅建筑由于坚固性和工程质量都比宫殿庙宇差,又在经常使用,很容易损毁改易。目前所看到的古代住宅最早的建于明前期,再早的住宅迄今尚未发现。要了解明以前的住宅只能求之于文献、绘画等资料,其中绘画是形象资料,尤为重要。现存宋元绘画中保存古代住宅资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当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此图。《清明上河图》所画是汴梁城乡建筑,以商店为主,兼有一部分住宅。画中对建筑物的构造、装修细部有很详细的描绘,但因为画面取景较近,剪裁较精,所画街景建筑物又较密集,在表现建筑全景布局方面就难于兼顾,因此,《清明上河图》所提供的住宅全景和布局的资料不是很多。在这方面《千里江山图》有其优点,它是宋画中表现住宅村落及其周围的山水全景最多的一幅。当然,也有人对《千里江山图》的建筑价值提出质疑。这幅画表现的是江南水乡之景,是创作而不是写生,加以当时画家只有十八岁,不可能有很多的经历见闻,所以画中所表现的除本人所体验的,必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前人作品中吸收过来或是受师友启发而来。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一方面,既然不是专门描绘某一特定地点,而是泛写江南,画中在某些方面会夹杂有一定的想象成分;既然会吸收前人之作,画中就会有较早一些时候的情况,所以不能把它和写实作品同等看待,把所画内容一一信以为真,也不能用它做为判定时代的严格依据。另一方面,正因为它画的不是一个具体地点,它就不太受那些具体实物的限制,它所反映的就不是某个具体的、现实的建筑物,而是当时人们常见的建筑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能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意义。这一点,对那些在画中多次出现的建筑形式来说,尤其适合。因此,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因素并不难处理,只要正确估计,这幅画中所提供的建筑形象,仍不失为了解宋代住宅建筑的重要资料。又由于我国建筑形式发展缓慢,我国后世乃至近代的民宅都能在《千里江山图》中找到影子。(节选自傅熹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1)文段中“寺刹”和“处理”的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à chǔ à chù à chǔ à chù (2)阅读材料二,下列对《千里江山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是保存古代住宅资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两幅绘画作品。B.《千里江山图》中村落与山水相依,反映了古人的实际居住情况。C.《千里江山图》中的建筑富有概括性,反映了当时人们常见的建筑形象,因此可以作为判定建筑物时代划分的依据。“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时代农家的住宅形象有可能出现在《千里江山图》中。(3)“山水城市”的概念由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首先提出,是在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清华大学建筑专业教授吴良镛认为“山水城市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如果你是一位城市环境规划师,应该重点做哪些事?①重点研习________(选填人名)的文学作品。(双选题) ②重点研习________(从文中选填一幅画),理由是________。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2分)2.(2分)(2017九上·仪征月考)默写。 (1)笛中闻折柳,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2)________,春风不渡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3)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苏轼《慧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4)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5)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6)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李煜《相见欢》)(8)做人不能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________,________。(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3.(7分)(2018·乐山)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