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常见意象——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话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白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话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话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白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临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话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话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话人一种人格的写照。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白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十寺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白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话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乂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
古诗中常见意象——花草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