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弥渡寅街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弥渡寅街镇一、弥渡寅街镇乡镇概况寅街镇地处弥渡坝子中南部,东与祥云县毗邻,南与苴力镇和密祉乡接壤,西连巍山县,北接弥城镇。镇政府所在地——寅街集市距县城 10 公里,州府 70 公里。辖 11 个村民委员会 68 个自然村, 169 个村民小组。 2007 年年末总人口 47059 人,其中农业人口 45638 人,非农业人口 1421 人;少数民族 2662 人,以彝族人口居多,主要聚居于朵祜、瓦哲两个高寒山区村民委员会。人口自然增长率 ‰,镇域面积覆盖山区、半山区和坝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08 人, 全镇共有耕地面积 26333 亩,其中水田 17318 亩,旱地 9195 亩,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 亩。 2007 年财政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78 元。寅街地区旧称弥渡下川,民国 25年( 1936 )开始建区,名第三区。民国 29年( 1940 )改名天寅镇。 1950 年建立天寅区人民政府,后改称第三区公所。 1958 年成立五一人民公社, 1984 年体制改革,以驻地命名为寅街区, 1988 年3月又改称寅街乡, 2000 年9月 20日撤乡设镇成立寅街镇。镇域地势走向北高南低,属典型的山间盆地地形地貌:海拨最高点瓦哲打雀山海拨高 3037 米,最低点河东大桥海拨高 125 0 米,平均海拨 1659 米,东西横距 千米,南北纵距 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温差较小,年平均气温 ℃,年降雨量 750 毫米左右。寅街镇位于弥渡县中部。面积 207 平方千米, 人口 万人( 2006 年)。辖寅街、武邑、东风、河东、栗树、高营、永丰、大庄、勤劳、朵祜、瓦哲 11 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寅街,距县城 千米。海勐公路过境。[沿革] 1950 年为三区, 1958 年建五一公社, 1961 年先后分为五一、大庄、勤劳、密祉、苴力 5 个公社, 1963 年大庄、五一、勤劳合并为寅街区, 1970 年改称五一公社, 1982 年更名寅街公社, 1984 年设区, 1988 年置乡。 1997 年,面积 209. 5 平方千米,人口 万,辖寅街、永丰、高营、大庄、东风、武邑、勤劳、果树、河东、朵祜、瓦哲 11 个行政村。 2000 年撤乡设镇。民族风俗寅街境内主要以汉族、彝族为主,彝族主要分布在朵祜、瓦哲两个村委会。我镇辖区内的彝族大多属腊裸八支系,有自己的语言,亦能讲当地汉族方言,朵祜村委会是彝族文化传统保存较完整的地方。寅街彝族男子多穿羊皮褂;未婚女子服饰为头戴鱼尾帽,帽尾系珠串,已婚者用黑布包头,戴银首饰,衣裤选用绿色布料, 袖口镶宽花边,衣罩图案花边领褂;身背圆毡裹,背正中绣黑蜘蛛一对,穿绣花鞋。寅街镇辖区内的朵祜村委会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上百种珍稀药材,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整理和总结出一套民间丰富的医药知识和治疗经验,特别是以“接骨神医——李桐”为代表的骨科更是出类拔萃。到目前为止,已收集整理的民间传说有《可切老伯》、《朵祜小黑龙的传说》、《太极顶的传说》、《两姊妹》、《金蜘蛛毡垫》、《鸡的传说》、《苍蝇和蚊子的来历》、《竹鸡与乌鸦的传说》、《玉泊拉扎》等。历史文化我镇辖区内的

弥渡寅街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omcl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