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值得收藏------------------------------------------------ ----------------------------------------------------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1 中国 GDP 增长速度可信度研究中国 GDP 增长速度可信度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统计数据是宏观经济决策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而统计数据质量则是议论我国统计工作目前乃至今后的中心话题。关于中国 GDP 及其增长速度, 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 1994 年以前, 世界银行在计算中国人均 GDP 时,都直接采用中国官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1994 年,世行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计算中国 1992 年人均 GDP 时, 先对中国同年官方数据向上调整。此后, 世行每年以其调整后的中国 1992 年 GDP 总量及中国统计公报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数据为基础计算中国人均 GDP , 调整的原因是它们认为中国统计体制导致了官方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 总量数据的低估和速度的高估, 1998 年,我国有关部门向世行正式提出了取消这种调整的要求, 并阐述了相应的理由, 世行接受了中方的意见, 并明确表示, 它将根据正常做法, 在其出版物上公布中国人均 GDP 时直接利用中国官方 GDP 数据计算, 不再进行调整。 OECD 经济学家 Maddison 认为,中国 1978 — 1984 年的 GDP 增长率只有 %, 1995 — 1998 年的增长率应为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 Rawski 教授认为中国 1998 年的 GDP 增长率为- 2 %至+ 2 %, 1999 年的增长率在- %至+ 2 %之间。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自 1997 年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均出现了负增长, 他们采用能源增长率来考核经济增长率, 认为经济增长率应该与能源增长率大致相当。近年来, 这方面的讨论在国内也相当激烈, 国内发表的文献多数从微观角度描述和讨论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有关体制、统计制度等方面的原因, 提供了大量的例证, 但缺乏全面系统的数据分析。基于以上理由, 本文从计量方法的角度,以 tobi t --------------------------------------------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值得收藏------------------------------------------------ ----------------------------------------------------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2 模型为基础对我国 GDP 增长速度的可信度进行实证分析。二、模型建立的思路(一) 关于变量的选取及说明。本文使用生产函数进行分析, 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gdpzs )作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中国GDP增长速度可信度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