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正确划分以下 5个方面的费用界限:以下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1) 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 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4)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2、 生产费用的划分,具体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划分1) 材料费用2) 燃料费用3) 动力费用4) 职工薪酬费用5) 折旧费用6) 其他生产费用7) 维修费用3、 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包括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为生产和提供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耗费的辅助生产费用之和,即构成辅助生产成本。典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1)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收益单位。分配公式: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车间外部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量)2) 顺序分配法/梯形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之间的费用分配应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3) 交互分配法:通常包括对内分配(辅助车间首先交互分配各白承担的费用)和对外分配(交互分配后再对外部受益单位进行分配)两步4) 代数分配法:通过联立公式计算出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分配费用。5)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按计划单位成本在各收益单位分配,实际和计划差异在分配给外部收益单位或将差异直接计入管理费用。5、产品概念1)主产品/联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加工生产出的一组主要产品2) 在产品:生产车间/生产工艺中加工未全部完成加工工艺依旧是生产状态的产品。3) 副产品: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非主要产品。4) 等级品:生产过程虽然基本相同,但质量不同或是由于人工操作造成的质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的一组产品,可按照质量差异分成不同等级。联产品:我们生产主产品时,一起被生产出来,具体很高价值的附属产品。比如生产A时,成本是100元,产生联产品B,成本是50元,这时生产订单的总成本是100+50即150元。所以联产品分摊部分生产费用。副产品:我们生产主产品时,一起被生产出来,具体很低价值的附属产品。比如生产A时,成本是100元,产生副产品B,成本是50元,这时生产订单的总成本是100元。因为B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只是附加产出的,不参与生产订单的计算。所以副产品被白捡的,不分摊生产费用,但是副产品按标准价格收入核价,所以副产品的成本就是手工估价,成本也是手工估价价格。但是产品成本核算时,副产品的估价直接扣除生产订单的生产费用,即主产品的单价成本是要扣减副产品的单价成本。次品:我们生产主产品时,一起被生产出来,不能被使用的产品。比如我们生产产品A20个,总的投入成本是200元,如果都是正品的话,我们的单个成本为10元,但如果有10个次品,这时我们单个成本即为20元,、 产品生产投入与产出关系因为:成品+联产品=原材料+制造费所以:成品+联产品+副产品〉原材料+制造费假设一共投入10000块,成品标
总结一些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doc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