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过关检测题6.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古代中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基本形式 3. 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点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 铸铜。(1) 时期: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2) 特点:数量多, 种类齐备, 工艺精湛, 造型生动。 2. 冶铁炼钢。(1) 发展。①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从块炼铁到生铁, 是冶铁技术史上的巨大飞跃。②春秋开始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2) 影响。①应用于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 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促使冶金燃料不断更新。 a. 煤:始于汉代; 北宋时用煤冶铁普遍。 b. 焦炭:始于南宋末期; 明朝时流行开来。?应用提升 1. 如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 剑柄用青铜铸成, 剑身铁质, 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C)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 D .战国` 二、衣被天下 1. 丝织业。(1) 上古时代, 人们学会养蚕缫丝。(2) 西周以后, 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3)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 获得“丝国”称号。(4) 唐代出现缂丝技艺。 2. 棉纺织业。(1) 技术革新:元代黄道婆推广“捍、弹、纺、织之具”, 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2) 中心: 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3) 棉布在明代后期成为民众主要衣料。?应用提升 2.“如何织纨素, 自著蓝缕衣”“舞罢复裁新, 岂思劳者苦”。对比两句诗, 说明(B)A. 丝织业不够发达, 产量较少 B. 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 丝织品主要用于出口 D. 丝织品为织者自己使用解析:“如何织纨素, 自著蓝缕衣”是指下层纺织者为织好一件供统治者享用的上等丝衣而辛劳不已, 但自己却只能穿着粗布衣服; 而“舞罢复裁新, 岂思劳者苦”是描写统治者歌舞后不断更换新衣裳, 根本不会考虑到下层纺织者为此而付出多少辛勤劳动。这说明丝织品一般供上层社会消费,平民百姓无法享受。三、从烧陶到制瓷 1. 陶器。(1) 发明于新石器时代。(2) 代表: 仰韶文化的人面彩陶壶, 龙山文化的白陶鬶。 2. 瓷器。(1) 东汉晚期烧出了青瓷。(2) 南北朝时期烧出白瓷。(3) 隋唐时期, 陶瓷工艺成熟,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4) 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 全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5) 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6) 明清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制瓷工艺, 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温馨提示】中国古代的三张名片是指什么? ?应用提升 3. 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件典型藏品, 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D)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解析: 本题只看收藏家藏品出现的最晚时代即可, 图三是一件粉彩瓷, 出现于清朝, 由此可知该收藏家最早生活于清朝。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1. 家庭手工业。(1) 经营方式:个体农户的副业活动。(2) 产品特点: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很少进入市场。(3) 作用:对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 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妨碍了市场发育。 2. 官营手工业。(1) 产生于: 西周。(2) 特点。①由官府统一管理。②工匠职业世袭。③内部生产关系从征役制到雇募制。④直到明代前期为止, 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3) 评价。 a. 积极性:资金雄厚、规模经营, 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 工匠一起工作, 加之对产品质量严格管理, 有利于手工技艺的提高。b. 局限性: 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 缺乏竞争; 采取强制工匠服役的手段, 引起工匠不满。 3. 私营手工业。(1) 发展历程。①春秋战国时, 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②明代中叶以后, 占主导地位。(2) 经营方式变化。 a. 唐代以来, 私营手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b. 到明中后期, 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温馨提示】古代手工业由以官营为主到以私营为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生产水平的提高, 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物质基础。(2) 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3) 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 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用提升 4. 《沈氏农书》中记载: “家有织户, 织与不织, 总要吃饭,不算工本, 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D) A. 与农业相结合, 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 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 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 自给自足解析: 从材料中的“不算工本”可以看出家庭手工业的成本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过关检测题6.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