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明节话“清明”.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明节话“清明”篇一:清明时节话清明清明时节话清明一、清明时节清明时: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温上升,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因此得名。”清明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5度,每年4月4-6日交清明节气。清明所属三候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有关清明的谚语有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⑵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⑶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4)“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5)“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6)“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二、清明时节清明节: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充满愁思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所以自古有清明踏青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先人的习俗仍很盛行。2008年起,我国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三、清明时节清明事:关于清明节的由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春秋时代,地处今天山西一带的晋国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重耳为躲避奚齐追杀,在介子推(亦名介之推)等十几个门人的保护下逃亡国外。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一天,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感动了介子推等人,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这就是著名的“割股奉君”。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他对于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但是当这些随同重耳逃亡的人都纷纷接受封赏的时候,惟独不见了介子推。重耳感到非常过意不去,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位于今山西介休县东南)里去了,重耳便亲自带领御林军前往绵山寻找介子推,也没能找到他们。此时有人提议说:“介子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一定会背着他的老母出来的。”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

清明节话“清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0-09-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