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案——陈艳 教学简析: 《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 星期六,学校足球队要临时进行一场足球比赛,江涛,王强,李伟3 名队员未到。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让生意识到用时最少的方案。从而设疑, 想用时最少, 到底有没有诀窍。然后引入给七个人打电话, 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 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 从生活经验看, 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 因此, 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 从已有知识储备看, 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 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 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 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1、星期五,学校召开了第十三届校一运动会,江涛,王强,李伟 3 名运动员未到,你获得什么信息。生得出打电话是最直接便捷的方法。板书课题:打电话先用给三人,提出打电话想“用时最少”,设疑有没有诀窍? (二) 、自主探究,探讨最优方案: 1 、提出问题: 探究如果给 7 人打电话, 假设每一次通话用时 1 分钟, 你能帮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吗? 2、记录方法: 幻灯片出示为了让大家更简洁直观的明白你的方案, 咱们我们可以用图形、数字来表示老师和学生用图示法把方案画出来? 3 、学生设计方案 4、汇报展示,探讨最优方案: (1) 、你们的方案是几分钟通知到每位队员的? (2) 、其他小组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想法吗? (3) 、还有更快的方法吗? 5 、择优:你会选哪个方案?为什么? 6、对比找原因:为什么这个方案跟其他方案相比用时最短,原因在哪? 小结: 要想时间最短, 就需要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立即通知后面的队员,每个人都不空闲,直到通知到所有队员,时间才能最少。 7、练习:让生加强不空闲意识。 8 、画图多样化,丰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根据图让生估测第四分钟接到通知的人数。引入表格记录方法。(三) 、发现规律: 我们通过大屏幕再一起回顾这个方案, 大屏幕边演示, 我们边填写统计表。时间(分钟) 123456 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人) 接到通知的学生总人数(人) 1 、仔细观察这两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 、按照这个方案, 若打电话通知 60 人需要几分钟? 61呢?62 呢?63 呢? 人数不一样,为什么还是 6 分钟?说明在 6 分钟通知的人数应该在 6
《打电话》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