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原则,强化我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有效性和可控性,确保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章预算的分类与管理权限第二条学校预算是指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学校年度内所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第三条学校预算的分类学校预算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一)按照预算性质可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是指学校年度内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可能取得的用于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的非偿还性资金的收入计划。它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预算。收入预算是完成事业计划的财力保证。它汇集了预算年度内学校可能提供的可用于开展各项事业的全部资金收入。 :支出预算是学校年度内用于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的支出计划。它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预算。支出预算反映了学校的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二)按照预算的级次可分为校级预算和校属各级预算 。指经校务会审议通过后,除国家和地方政府拨付的基本建设投资和独立核算的校办产业经营收入以外的全部资金收支计划,是学校所属各级预算的综合反映。 。指包含于校级预算之内,由学校所属各级非独立核算企、事业单位编制,或具有特定用途项目资金的收支计划。(三)按照资金来源渠道可分为财政补助收支预算、预算外收支预算和自有资金收支预算 :财政补助收支预算是指学校在预算年度内预计可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项补助收入及其支出的收支计划。该预算编制的目的主要是为财政部门编制国家预算支出提供依据。 :预算外收支预算是指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取得应上缴财政专户储存的预算外收支计划。该预算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的计划管理和控制。 :自有资金收支预算是指学校除财政补助收支和预算外收支之外的全部资金收支计划。该预算编制主要目的是指除财政渠道以外,学校多渠道筹措和使用资金的收支计划管理和控制。第四条校务会是学校预算的最高决策机构。校级预算经校务会通过后委托主管财务工作副校长批准后下达执行。第五条与学校收入预算有关的各职能部门,有权代表学校积极组织收入, 有责任监督各项收入按计划足额上交学校。第三章预算的编制原则第六条预算的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更要考虑学校财力的可能,杜绝超越财力可能安排预算和搞赤字预算。第七条编制收入预算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既要考虑经费来源渠道的增加和收入的增长,又要考虑实现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尽量核实收入,避免赤字隐患。第八条编制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在确保基本人员开支和正常运行开支的前提下,优先合理安排教学、科研事业发展支出。第四章校级预算的范围第九条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学校预算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强调大收入、大支出、大口径、大管理,明确各级经济责任制,形成规范和有序管理。学校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范围如下:
大学预算管理办法.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