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矿井接替安排, 准备对 11060 采面进行回采, 由于停工期间巷道失修,开工前必须先对辅助皮带上山进行维修, 为保证巷修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法开工前首先恢复东区老煤仓的运输, 然后采取由下向上的顺序逐棚进行,严禁分段打节作业,严禁空顶作业。二、规格尺寸仍采用原巷道内梯形棚工字钢支护, 净宽 , 净高 , 下宽 。棚距 ,梁长 ,两帮腿长 ,两帮腿下扎角 76 0, 迎山角 45 0; 两帮及顶板采用川杆、钢塑网严密闭帮背顶, 且必须闭到底板上, 钢塑网必须前压后, 上压下, 搭接长度不少于 100mm , 且搭接处用铁丝捆扎牢固; 川杆间距不大于 200mm, 直径不少于 30mm; 棚架之间必须打设不少于两组的撑杆,一组打设于棚梁接口处,另一组打设于其下 处。临时支护:前探梁支护。前探梁采用兀型钢梁,长 ,一梁三卡, 沿巷道中心对称布置两根, 并用木楔将前探梁与卡子刹实背好。在遇到地质构造无法使用前探梁时, 采用直径 14cm 以上的临时支柱 2~3 根做临时支护。防倒棚装置:采用防倒棚卡子,两帮打设长度均不得小于 10m 。三、质量标准及要求 1 、净宽、净高:严格按规格尺寸要求施工,误差± 100mm 。 2 、构件质量:支护强度达到要求,钢塑网、川杆材质符合要求。 3 、两帮腿迎山角和下扎角必须符合规定。 4 、棚梁位置:棚梁应垂直巷道中心线,无歪扭迈步现象,误差不超过± 50mm 。 5 、闭帮背顶:钢塑网、川杆背顶闭帮严密,无空帮漏顶现象。 6 、柱窝深度:柱窝深度 200mm 并落到实底上,底软时要穿靴。 7、棚梁接口: 棚梁接口严密合缝, 无抗肩错牙现象, 坚持使用口片。 8 、棚距:严格按规格尺寸要求架设。 9 、巷道卫生:维修后的巷道无积水、无杂物、无浮碴,换下来的乏木再指定位置码放整齐或及时运走。四、安全技术措施(一) 、架棚安全技术措施 1 、棚架须维修时,必须由下向上逐棚进行作业,严禁分段作业。架棚维修时, 必须对维修地点前后 10m 范围内使用防倒器进行加固, 正前只用前探梁支护,一梁三卡,且必须刹紧背实,严防顶板事故发生。 2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活碴伞沿及时处理掉,严禁空顶作业, 防止落碴伤人,严禁一人单独进行作业。 3 、施工过程中,发现过往行人要及时制止,确认无问题时,方准通行。 4 、严格执行回一棚架一棚并打设临时支护的原则,严禁一次多回棚造成空顶或冒顶事故。 5 、回撤原木支架时,严禁大拆大回,回撤或架新棚时,必须对施工地点前后 10m 范围内的支架两帮打设连锁走向托棚进行加固, 严防在回撤过程中造成冒顶事故。 6 、施工过程中,如出现顶板来压,顶板有冒落危险又不能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时,应停止工作,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方准进行正常工作。 7 、架棚时,必须至少有 3 人以上配合作业,稳抬稳放,防止伤人, 且棚架必须立即在实底上并有柱窝。 8 、处理冒顶时,必须首先打双托棚加固冒顶地段以后 10m 范围内的棚架,严防在处理冒顶时造成连续冒顶事故。 9 、必须按要求打设撑杆,防止顶板来压摧毁棚架。 10 、处理冒顶时,必须时刻保证退路畅通无阻,严禁杂物堵塞巷道。 11、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碴块必须用大锤人工碎碴, 否则不准装运, 严禁碴煤混装。 12 、维修过程中,班组长必须现场指挥,发现险情必须立即撤人,并报告调度室,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13 、在施工过程中,班组长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监测仪。(二) 、顶板管理 1 、加强顶板管理,严禁空帮空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掉浮矸危岩。 2 、遇到围岩变化时,即当围岩破碎或有地质构造时,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 3 、施工时,严格控制控顶距,控顶距离不得超过棚架距离,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专人观山制度,用长度不小于 2m 的长钎子及时除掉活矸危岩,把专人观山、敲帮问顶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序中。 4 、使用好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专人观山制度。 5 、装煤前进行洒水灭尘,敲帮问顶,活碴伞檐及时处理掉。 6 、交接班后、进行临时支护时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必须由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一人进行,且必须站在安全地点,并找好退路; 并且另由一名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站在安全地点观察顶板及两帮安全情况, 一旦发现危险情况立即发出警号, 以便使敲帮问顶人员及时撤至后巷安全地点。敲帮问顶时, 必须用长柄工具将工作面顶板、两帮及窝头危矸活石撬掉。 7 、每个工作人员必须随时注意工作地点及路经地点的顶板及两帮安全情况,一旦发现险情或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三) 、综合防尘 1 、巷道内必须有完善
11060采面皮带上山整修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