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建动态第( 55 )期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二00九年九月二十五日依托文明创建建设美好家园——蔡甸区奓山街星光村创建全国文明村做法近年来,蔡甸区奓山街星光村紧盯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的目标,按照“发展经济强村、培育文明兴村”的总体思路,加快文明新村的创建步伐,全村面貌日新月异。 2009 年初,该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一、发挥“两个”作用,提升创建热情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引领文明新村创建。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业经济开发引进组、农村经济组、新村规划建设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组 4个专班,加强文 2 明新村创建的引导。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作用,全村 55 名党员全部参与“一带二”工程, 与 102 家农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 架起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制定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办法,设立村务监督、科技示范、文明创建等 5类 12个岗位,由党员骨干担任岗长,全村党员全部上岗,带领群众开展各项活动。二是充分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凡涉及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或公益建设事项,首先由村“两委”会、或者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联名、或者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提出具体意见或建议后,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增强农民群众的民主管理意识和责任感。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村级财务管理是村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该村对非生产性开支,严格让村民代表监督,定期公示;村民代表定期检查经费投入情况,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村民代表有效的监督开始凸显成效,仅工业园区电费,由过去的每月 万元下降到现在的每月 4000 元。二、实现“三个突破”,深化创建效果 3 一是在盘活村办企业上突破。全村先后采取买断、租凭、破产、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完成 5个村办企业的改制,盘活村级存量资产。村党委加强对星光热镀锌厂指导企业技术改造,完成大型科技项目 6个,兴建标准化酸性车间、铁塔车间、新增 2条生产线,改造炉窑,添置环保处理设施,厂房面积由原来的 6000 平方米扩大到 万平方米,实现企业生产由手工作业向机械作业转型,近几年均以创税过百万元的实绩成为全街纳税大户。通过文明创建,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使得苏泊尔集团、蒙牛塑料仓装等 12家企业先后入驻该村,盘活村内闲置资产 1000 多万元,村集体每年可从中获取租凭管理费 120万元以上。二是在培植发展后劲上突破。全村采取街村兴建方式,沿 318 国道开发 400 亩土地兴办村级工业园,投资 480 万元,新建厂房 万平方米,引进一批高投入、低能耗、无污染、劳动力密集的企业和项目,为村级经济发展培植后劲,同时安置 600 多人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在引进企业时,特别注重环保指标,环保指数不达标的坚决拒之门外。把发展的后劲着重转向有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有高附加值的企业, 4 将与武汉有关科研院校合作,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作用,经过三到四年的努力,使工业总产值突破 6亿元, 集体年纯收入达到 4000 万元,人均工业产值突破 2万元,达到企业效益、村级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快速增长。三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有突破
——蔡甸区奓山街星光村创建全国文明村做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