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结算欺诈与防范08资料.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科国际贸易学科主讲人:张主讲人:张袆袆国际贸易风险国际贸易风险??国家性风险国家性风险政治社会因素、国际贸易政策或制度因素等政治社会因素、国际贸易政策或制度因素等??经济性风险经济性风险汇率、利率、价格的变动等汇率、利率、价格的变动等??技术性风险技术性风险贸易主体工作失误、差错、贸易主体工作失误、差错、客观工作条件的限制等客观工作条件的限制等??欺诈风险欺诈风险国际贸易合同欺诈、国际运输欺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国际运输欺诈、国际结算欺诈国际结算欺诈、国际技术许可贸易欺诈等、国际技术许可贸易欺诈等国际结算诈骗国际结算诈骗??出口保理诈骗出口保理诈骗??进口购汇诈骗进口购汇诈骗??保函诈骗保函诈骗??信用卡诈骗信用卡诈骗??汇付诈骗汇付诈骗??托收诈骗托收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证诈骗??打包放款和出口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诈骗押汇诈骗电汇诈骗案例(上) 电汇诈骗案例(上) 1998 1998 年年3 3月月18 18日,国内某外贸公司(卖方)与香日,国内某外贸公司(卖方)与香港港D D商社(买方)经中间人介绍签订了一份金额商社(买方)经中间人介绍签订了一份金额为为10 10万美元的贸易合同,合同规定:由买方开出万美元的贸易合同,合同规定:由买方开出即期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向卖方付款。但过了合同即期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向卖方付款。但过了合同约定的开证日期仍未见买方开来信用证,经催约定的开证日期仍未见买方开来信用证,经催问,对方称: 问,对方称: ““证已开出,请速备货证已开出,请速备货””。然而,临。然而,临近约定的装运期前一周,卖方还未收到来证。卖近约定的装运期前一周,卖方还未收到来证。卖方再次查询,对方才告知方再次查询,对方才告知““因开证行与卖方银行并因开证行与卖方银行并无业务代理关系,故此证己开往有代理关系的某无业务代理关系,故此证己开往有代理关系的某地银行转交地银行转交””此时,船期已到、因合同规定货物需此时,船期已到、因合同规定货物需直接运抵加拿大,而此航线每月只有一班船,若直接运抵加拿大,而此航线每月只有一班船,若错过这一次船期,则要推迟至下一个月才能装错过这一次船期,则要推迟至下一个月才能装船,这样,将造成利息和费用的损失。船,这样,将造成利息和费用的损失。电汇诈骗案例(下) 电汇诈骗案例(下) 这时,港商提出改用电汇方式把货款汇来, 这时,港商提出改用电汇方式把货款汇来, 以促成该笔生意。鉴于以上情况,卖方只好同意以促成该笔生意。鉴于以上情况,卖方只好同意并要求对方提供汇款凭证传真件,确认后马上发并要求对方提供汇款凭证传真件,确认后马上发货。次日,港商便传来了银柠的汇款凭证,卖方货。次日,港商便传来了银柠的汇款凭证,卖方财务人员持该汇款传真件到银行核对签字无误后财务人员持该汇款传真件到银行核对签字无误后以为款项已汇出,便放心地安排装船。但出运后以为款项已汇出,便放心地安排装船。但出运后 10 10多天,卖方才发觉货款根本未到账,大呼上当。多天,卖方才发觉货款根本未到账,大呼上当。原来,该港商资信甚差,经营作风恶劣,瞄准卖原来,该港商资信甚差,经营作风恶劣,瞄准卖方急于销货的心理,玩弄花样,先购买一张小额方急于销货的心理,玩弄花样,先购买一张小额汇票,涂改后,再传真过来,冒充电汇凭证,蒙汇票,涂改后,再传真过来,冒充电汇凭证,蒙骗卖方,使其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骗卖方,使其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电汇诈骗案例评析(上) 电汇诈骗案例评析(上) 汇款诈骗,是指诈骗者表面是正常贸易,实际上汇款诈骗,是指诈骗者表面是正常贸易,实际上蓄意伪造、涂改信汇或电汇凭证,谎称已支付或汇蓄意伪造、涂改信汇或电汇凭证,谎称已支付或汇出货款,企图诱使出口企业发货,以骗取其出口货出货款,企图诱使出口企业发货,以骗取其出口货物的不法行为。物的不法行为。根据美均每年伪造的票根据美均每年伪造的票据就有据就有 5 5亿张之多。亿张之多。 20 20世纪世纪 90 90年代的每一年中,伪年代的每一年中,伪造票据对美国境内银行造成的损失约为造票据对美国境内银行造成的损失约为 13 13亿美元。亿美元。 1989 1989 年以来,我国各地也发生多起利用票据进行诈年以来,我国各地也发生多起利用票据进行诈骗的案件,给外贸企业及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骗的案件,给外贸企业及银行造成巨大损失。主菜单主菜单电汇诈骗案例评析(中) 电汇诈骗案例评析(中) 案例诈骗者首先以买方身份在正常贸易的幌子下,与出案例诈骗者首先以买方身份在正常贸易的幌子下,与出口企业(卖方)签订买卖合同,且规定采用信用证结算口企业(卖方)签订买卖合同,且规定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然后诈骗

国际结算欺诈与防范08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