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导学案15.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大人跃民进公社化运动三中大共改八造大完成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1949 1953 1956 1958 1960 1966 1976 1978 1978 1984 1992 年八字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改市革经全济面体展制开明主确义指市出场建经立济社体会制考点线索梳理【温故知新】考点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背景、措施、评价) 考点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考点三、西方的福利制度(特点、实质、评价) 第 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考纲内容】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课标解读】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等实践【学习难点】 20世纪 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习过程】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 .条件:( 1) _______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2) 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________________ 的主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3 )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2 .开始: ________ 计划。( 1953-1957 ) 3 .成就: 1957 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_________ ,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工业化全面展开。【知识链接】“一五”计划的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一化三改) 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 1952 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表现: 农村——完成土地改革( 1950 年开始, 1952 年完成),促进了农业生产(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农村变革生产关系)。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 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2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金版学案 P84 )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 过程(1 )农业① 1953 年,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_______ 农业生产合作社。② 1955 年, 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 掀起兴办________ 农业合作社的高潮。(2 )手工业① 1951 年,开始试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② 1953 年,中央决定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3 )资本主义工商业①建国后,国家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将其变为________________ 。② 1953 年底,党中央调整政策,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③ 1956 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________ 公私合营。 3. 实质: 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 4 .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____________ 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知识链接】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时期及其原因: 1. 产生 2. 初步发展 3.“黄金时期” 4. 困境 5. 新中国成立后: 1949-1952 年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了发展; 1953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导学案15.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