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吕娉江苏省无锡市湖滨中学214000摘要: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包括了老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质疑。有效的一问一答提高了课堂效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数学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高中的学生普遍对数学具有畏惧心理。本文从教师的提问艺术入手,说明了围绕重点、难点提问、启发式提问、趣味性提问的应用;然后从元认知提问的角度出发,强化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元认知提问的方法,促进学生逐步养成在元认知方面进行自我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同时强调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和学生提问的主动、积极性。关键词:高中数学,提问,有效性,元认知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提问则是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师生双向活动。提问包括了老师向学生提问和学生对老师教学内容的质疑。《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进行;在教师指导或引导下的数学化过程、再创造过程而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营造师生互动环境[1]。精巧得体、启发有度的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形式延伸到思维;可以使学生涣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则体现了古人的读书经验:“读书,先而无疑,再而有疑,进而多疑,后而释疑”。经过这样的反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出现了质的飞跃,不再停留在对数学知识的识记上,而是增加了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数学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出现了抽象的集合、函数、逻辑、导数、立体几何等等,如何帮助高中学生完成教学互动中的角色转变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随意提问,实效不高。提的问题没有事先预设,没有紧扣重点难点,大多是识记性问题,学生可照本宣读。(2)满堂提问,适得其反。教师原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上课分心,学生上课时过度紧张,时间长了,学生的紧张度消失了,思维停滞了,教师的提问就失去了意义。(3)自问自答,形同虚设。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将适当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质疑,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形成了“等”和“照抄”的模式。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高中数学教学中尤为突出。笔者所在的一所美术特色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较薄弱,对数学普遍都有畏惧心理。其原因在于:美术要求学生的是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如何在确保基本数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的提问模式,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教师如何有效提问皮亚杰式的提问是近年国外教育界流行的教学方式,强调为学生设立自己学习和发现的环境,反对给学生现成知识和现成答案的做法。这种提问方法有助于产生思考时的非平衡状态,帮助他们感知和思索他们所相信的知识未必是正确的,从而在顺应和同化新信息的同时获得认知和思维的发展。从我自己的教学和其他老师的教学看,问题提得恰当,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引导学生前进。如果问题提得不当,则容易徒具形式,浪费时间,甚至走弯路。(一)、提问要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教学大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