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六十年黑龙江新辉煌 1945 年“九三”抗战胜利后,黑龙江地区是全国解放最早的省份,曾经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从根本上改变了日伪统治时期千疮百孔的凄惨景象,把千里荒野变成万亩良田、滚滚油田,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使这块广裹无垠的黑土地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一、优越的自然资源黑龙江省,简称黑,因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它在中国的版图上犹如一只展翅腾飞的天鹅。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边陲,是中方公里,占中国的 % ,居全国第 6位。有 13个市地, 18个县级市、 46个县。 2008 年末,全省总人口 3825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3%,其中城镇人口 2119 万人,乡村人口 1706 万人。黑龙江省地势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绵延起伏,海拔在 500-1000 米之间,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 ;中西部有松嫩平原,东北部有三江平原,是我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37% 。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原气候控制,盛行西北风, 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全省年平均气温在 4-5 ℃之间,降水量 400-700 毫米,无霜期 130-150 天。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是中国东北从陆路通往俄罗斯和东欧的窗口,也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向独联体及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线长 2981 公里,是中国与俄罗斯边境相连最长的省份。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 东北部、西南部低。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绵延起伏,海拔在500~1000 米之间,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 ;中西部有松嫩平原, 东北部有三江平原,是我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37% 。黑龙江省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拥有耕地 万公顷,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人均耕地 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 倍。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 500 亿斤以上, 2008 年达到 845 亿斤,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出省商品量居全国第一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大豆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 70% 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黑龙江省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 6000 余个,水面达 80多万公顷,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1918 条。黑龙江全长 4,370 公里,仅次于长江、黄河, 列我国第三,是著名的国际界河;松花江全长 2,214 公里,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 是黑龙江省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省全省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居东北之首,水能总理论蕴藏量 万千瓦,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容量 603. 2 万千瓦。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松花江一级支流牡丹江流域,其次分布在黑龙江一级支流呼玛河、额穆尔河、库尔滨河以及嫩江干流等河流上,其余的分布在汤旺河、绥芬河及其他一些中小河流上。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是中国正在建设的生态示范省。全省有林地面积 2007 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 ,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 100 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 30余种,其中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是国内外少有的珍贵品种。全省林业用地面积 万公顷,占全国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林业用地的 % ;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 万公顷,占全国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有林地的 % ;在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 万公顷,占全国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的 % 。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部分半山区县(市),它既是东北地区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东北平原农业和呼盟大草原牧业生产基地的天然屏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有丰富的草原植被、草甸和沼泽植被,是中国 10个拥有大草原的省份之一,全省草原面积约 433 万公顷,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优质的牧草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天然条件,全省牛奶和乳制品产量
奋进六十年黑龙江新辉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