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大典型事故本篇从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一年来各石化企业上报的1143例事故中,选择了47例重大典型案例。其中人身事故5例、火灾事故11例、爆炸事故17例、设备事故8例、生产事故6例。共计死亡94人、重伤41人,直接经济损失2320万元。这些事故之所以称为典型,%,而重伤人数、%、%%,可谓其严重性;二是这些事故的发生起因,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纪律,有技术素质差,有设备管理不善或者有缺陷,究其原因大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尤其是三违事故占了49%,这说明管理松弛,有章不循,违章作业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这是我们安全工作要抓的重点,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三是事故的发生有的在生产现场,有的在生产辅助系统,有的在后勤服务系统,有的在外包施工单位,这说明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可能发生重大恶性事故,这些事故作为典型很有代表性;四是事故的表征各有不同,有的是骤然爆炸,有的是无情大火,有的是因腐蚀酿成事故,有的是因剧毒使人丧生,这些案例足以说明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特点及安全生产的特殊地位。通过这47例重大典型事故的介绍,殷切期望读者温故而知新,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和生产中引以为鉴;深刻地了解石化行业的事故特点和事故起因,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事故预防,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以确保安全生产。苯乙烯试车发生爆炸1983年12月10日,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橡胶厂苯乙烯车间新建的绝热式乙苯脱氢装置(15C),在化工试车过程中发生重大爆炸,造成4人死亡、5人重伤、1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1万元。事故原因在装置的化工试车过程中,由于乙苯供料中断20分钟,在恢复供料时,后系统尾气放空管道已经冻堵憋压,尾气(主要成分为氢气)串到油水分离器中,与脱氢液混相跑料,在厂房内形成了氢气与空气混合爆炸性气体。在乙苯中断过程中,前系统温度变化,导致乙苯过热器上部的一个Dg25试压排气管法兰漏料,自燃着火,为事故提供了着火源,引起了厂房空间爆炸。这次事故也暴露出设计、施工、操作、管理上的问题。设计对泄压面积考虑不周;施工中对管道吹扫不彻底;操作人员培训不够深入,缺乏对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没有一个完整的审核批准的方案。八四一一”爆炸火灾1984年1月1日凌晨5时32分,大连石化公司石油七厂催化车间气分装置发生一起重大爆炸火灾伤亡事故。气体分馏装置于1983年12月24日开车,为丙烷脱沥青装置生产溶剂丙烷。开车前,。开车后,&直到事故前,装置生产正常。1月1日5时26分左右,在岗工人突然听到气分塔区发出泄压的尖鸣声,4名操作员相继迅速赶到现场查找原因。开始,均认为是蒸汽泄漏,操作员便首先关了脱丙烯塔底重沸器的蒸汽入口控制阀,又关了气分伴热蒸汽总阀。但声音和漏汽量却不减。此时,值班的车间副主任赶到现场,与大家一起寻找原因。突然,泄压声由尖鸣变为沉闷,在场的人感到全身发凉,液化气味很浓,透不过气来。车间副主任便和两名操作员摸出装置,到距装置60多米远的门岗打电话,向总厂值班室报告。同时,当班班长在操作室一边命令紧急熄火停炉,一边拿起电话向厂部调度室汇报。话音未落,巨大的爆炸
石油化工典型事故汇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