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正常分娩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1二、剖宫产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3三、宫外孕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5四、子宫肌瘤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7五、妊高症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9六、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11七、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13第一章正常分娩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一、活动无耐力:与分娩后身体虚弱无力有关护理措施1、 提供良好的进餐环境,饮食应色香味俱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进汤类,如:鸡汤、鱼汤、猪蹄汤等,并鼓励少量多餐。2、 在开始活动之前给以适当的协助,如沐浴、如厕、照料婴儿,逐渐地进行活动;6-8小时床上翻身,并自行哺乳。试下床活动,将床头抬高,在开始站立时给予支持。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不超过15分钟,并及时休息,第二天开始每天下床活动三次,活动时间每天增加15分钟,鼓励穿舒适且适宜走路的鞋子指导病人照顾婴儿,学会哺乳,换尿裤等,以免焦虑加重疲劳。二、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噪杂、哺乳、照料婴儿有关护理措施:1、 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如病房按时熄灯,开地灯,嘱病人勿大声喧哗等。2、 夜间治疗和护理操作应有计划集中,减少不必要的治疗程序。3、 协助照料婴儿,睡前喂饱并更换尿布,并让婴儿睡小床。4、 夜间可间隔3小时哺乳一次。5、 婴儿吸吮后仍不能排尽乳房,可人工挤奶,排除奶胀。6、 与婴儿同步休息,增加白天睡眠时间。三、有感染的危险:与会阴侧切、阴道流血有关护理措施1、 鼓励产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蛋、奶、鱼、瘦肉等,多饮汤类利丁乳汁分泌,如鱼汤、蔬菜汤、面汤等,增加机体抵抗力。2、 嘱病人垫消蠹卫生巾并勤换内衣裤。3、 遵医嘱给予会阴护理,每天两次。4、 遵医嘱给以抗生素。5、 多食粗纤维蔬菜以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时腹压过大造成伤口裂开。6、询问病人伤口疼痈有无加重、有无肛门坠胀感, 及时发现血肿。四、母乳喂养无效: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够有关护理措施:1、 增加母亲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纠正母亲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观点2、 对第一次喂奶母亲给予指导和协助,教会母亲人工挤奶的方法。3、 教会产妇每次母乳喂养后挤乳汁涂于乳头上并保持十燥4、 多饮汤类,促进乳汁分泌。5、 保证睡眠,每天8-9小时为宜。第二章剖宫产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白理能力缺陷: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影响以及术后输液、留置导尿管、疼痛的影响有关护理措施1、 协助病人进食、洗漱和穿着,及时更换会阴垫纸,保持床单整洁、舒适2、 将呼叫器及生活用品放在伸手可及之处。3、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输液管及导尿管的通畅。4、 待病人双下肢恢复知觉后,协助翻身或侧卧。5、 协助母乳喂养,做好婴儿护理。6、 鼓励早下床活动,扶行入厕。二、疼痛:与剖宫产术后麻醉作用消失以及子宫收缩有关。护理措施1、 采取舒适卧位,硬膜外麻醉时去枕平卧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2、 及时系腹带,减轻伤口张力。3、 遵医嘱给予止痈剂。4、 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减少移动病人。5、 米取各种措施,转移病人对疼痈的注意力。三、 舒适的改变:腹胀:与剖宫产手术、麻醉致肠蠕动减弱剖宫产术后翻身、活动减少有关。护理措施1、 术后6小时内禁食,6小时后可进食温开水、米汤等,禁食糖类及牛奶等广气食物。2、 鼓励病人勤翻身、下肢恢复知觉后注意活动下肢,鼓励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3、 轻轻按摩腹部促进排气。4、 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肌肉注射。四、 母乳喂养无效:与母亲疲劳、疼痛,缺乏母乳喂养的信心和知识有关。护理措施1、 剖宫产术后回病房30分钟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30分钟2、 宣教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母亲喂养技巧,示范及解释婴儿觅食反射3、 指导母亲按需哺乳,两侧乳房均做到有效吸吮。4、 母亲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8-9小时,并保持心情愉快,勿过度疲劳,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如多饮鸡汤、鱼汤,保证乳汁分泌。5、 对于乳头疼痈或皴裂的母亲,在哺乳后挤少量乳汁涂于乳头上并保持十燥。6、 奶胀时,教会其人工挤奶的方法。7、 因疾病暂时不能哺乳的母亲,应教会其人工排空乳房的技术,以保证病愈后母乳的正常供应。第三章宫外孕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一、组织灌注量不足:与腹腔内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有关护理措施1、 去枕平卧位,保暖,必要时吸氧。2、 迅速输液,配血,做好输血准备,备好急救药。3、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一般情况。4、 做好手术准备,如备皮,留置尿管,药物过敏试验等。5、 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分钟观察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尿量及性状,面色、意识等全身症状。二、疼痛:与输卵管妊娠导致输卵管膨胀有关。护理措施1、 注意腹痈的变化,观察面色有无苍白,血压下降等内出血征象。2、 尽量减少突然改变体位和增加腹压的动作。3、 禁止
最新妇产科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