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 70平方公里,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 XX区。目前,园区以占XX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 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我的观察,两区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苏州工业园区,但在城市建设、整体形象、区域管理服务等方面,与苏州工业园差距很大。一、城市建设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 苏州工业园区城区建设超前谋划,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突出特点是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大效果,给人感觉是不计成本。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苏州东部地区是长三角 区域中轴”重要区段的判断,确立了未来苏州中心城市将由苏州主城”和苏州新城”组成双城”结构、东部新城是首要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在东部、市域 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的城市发展战略。苏州工业园区根据这一发展定位,提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追求完美全力打造苏州东部XX区的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从开发伊始,园区就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和完善了 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 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近年园区重点围绕新十年发展目标和洋苏州新天堂”的发展定位,通过国际招标等方式先后开展了 30多项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赢得了主动。 二是区域环境展现新的面貌。超前投入300余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特点是:第一,绿化高标准,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绿地覆盖率超过45%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创业环境。沿湖沿河沿路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 方洲公园、沙湖生态公园、独墅湖湖滨公园以及金鸡湖风之园、玲珑湾、金鸡公园等一批大型城市景观公园基本建成。第二、 雕塑多,环金鸡湖建成了一批城市系列雕塑,城市品味和内涵进一步提升。第三,湖景漂亮,金鸡湖周边开发大体完毕,可以说是中国新区开发最漂亮的城市中心湖。目前,中新合作区就业人口已超 12万人,居住人口近10万人,其中外籍人士超过8000人。 三是积极推动重点工程。目前,园区开发建设任务重点聚焦 五大板块”、着力推进五个十大工程”。五大板块”是指环金鸡湖商圈板块、独墅湖高教区产学研板块、阳澄湖休闲旅游板块、湖东房地产开发板块和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板块。五个 十大工程”是指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十大地面实事工程、十大商业设施工程、十大酒店宾馆工程、十大房地产楼盘工程。 其中十大地面实事工程: 即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科技人才大厦;教育发展大厦;工业技校大厦;中新科技城研发大厦;生物纳米科技大厦;创意产业大厦;税务大厦;苏州移动通信大厦;规划展示馆(档案馆、一站式中心)。十大商业设施工程包括文化水廊中央河国际步行街商业集群; 阳澄湖休闲旅游商业街;环金鸡湖商业圈;独墅湖高教区商业圈; 文化水廊u形广场商业集群;物流园新东方广场综合商业设施;沃尔玛苏州商业中心等。十大酒店宾馆工程:即金鸡湖大酒店; 建屋凯悦酒店;仁恒宾馆;建屋三星酒店;阳澄湖置地度假酒店;阳澄湖建屋度假酒店;白塘温泉度假酒店;东沙湖酒店;海天广场;东方之门。 二、招商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 园区积极创新招商理念,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成效, 税源型项目、研发型项目、生产性服务项目以及高科技项目明显增多。 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合同外资258亿美元,,注册内资863亿元,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从地区结构看,来自欧美的项目占49%日韩占18%新加坡占6%港澳台地区占22%。从投资规模看,投资上亿美元项目超过60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区内项目平均投资额超3000万美元,5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85个项目。从产业层次看: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尤其是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都非常高,干净、漂亮、整齐,投资企业几乎都是跨国公司,很多都是集群式投资, 西门子投资3家,三星电子投资5家,日立投资了15家。 三、科技创新体系完善 加快完善创新载体。先后组建了科发、创投、教投等国资创新投资主体, 累计投入130余亿元,启动建设了国际科技园(国家级软件园)、独墅湖高教区、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科技城等各类科技创新载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mus1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0-10-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