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寓言《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寓言《亡羊补牢》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寓言《亡羊补牢》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寓言《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有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教学这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 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五、联系实际,谈体会。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感受。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几点: 1、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励大胆质疑,在读中解决问题等。 2、注重双基的训练。如对字词的指导,包括字的音准,字的书写等 3、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显得更明显: 1、在自学环节,给学生留得时间还不够充足,()甚至有的学生只忙于查字典,读书的次数极少。看来课堂上让学生查字典,时间还是很紧,我考虑觉得如果课前布置学生查字典是否好些。 2、在验收自学成果时,老师急于课堂程序的进行,有些问题还有包办的现象。如,当有的学生说“亡”是逃走的意思。有的学生说“亡”是丢失的意思时,老师应该趁机让学生再读书,到课文中寻找答案,而不是从侧面给出答案。 3、课堂提问中,集体展示偏多,个人展示偏少,不能体现有些个体的能力。如汇报寓言内容时,可多找两个学生说说。 4、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5、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总之,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经验不足,一方面是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还有点牵学生鼻子走的心理,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教学真正落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篇一:矛与盾教学反思小学第十二册最后一组《古代寓言两则》的第一则文言文寓言是《矛与盾》。学生在第十一册接触过文言文,都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经验。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且文言文教学与普通精读课文的读相比,更应着重于读。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文中的意思。要反复读,多读,才能理其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节课上,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给学生充分自己读书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进入新课时,我先范读课文,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文言文的情境之中,点燃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热情。最终把背诵课文变成了自觉行为。学生神情专注,摇头晃脑,沉醉其中,读得正确流利,读出停顿、节奏,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让学生感悟课文,分小组进行议一议,深入理解重点句。“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我在巡视学生对照注释读懂句意时,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注重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提炼。如:一边读一边看插图,标明注释快速学习,联系上下文猜读,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拐杖。尤其

寓言《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133613015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