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励理论探讨_综合教育论文教育激励理论探讨_综合教育论文_范文先生网教育激励理论探讨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祖超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育者,有时是学生家长,有时是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激励的客体(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教育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本文拟对教育激励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教育激励的模式 教育激励是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正确行动的教育过程。 教育激励的模式是灵括多样的,在实际运用中也并非只用某一种模式,有时是交互使用的。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概括介绍几种基本的常用的模式。 目标激励模式。目标激励就是用吸引人去努力实现某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对幼儿设置的目标尤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远,只能是近期的,有时甚至就是当时能实现的。对中学生就可以定远一点的目标了。对于青少年和幼儿来说,激励目标的高远一般与其年龄成正比例关系。因此,目标有远近之分、高低之分、个体的与集体的之分(比如争创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等就是集体争取实现的目标)。目标激励模式又可分为若干种。一是信仰目标激励。信仰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包括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信仰目标激励似乎比较抽象,对少儿来说要使其具体化。二是道德目标激励。道德目标是分层次的,从幼儿到大学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学段等提出不同的道德目标,激励学生为之而努力。要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对学生取得每一点细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特别是对幼儿和小学生,要多鼓励。比如对很少回答问题的小孩,即使答错了,也给予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就意识。成就目标很多,大的比如考上名校、竞赛获奖、争当三好学生,小的如争取习作发表、小制作参展、在晚会上演出、书画作品展出、回答问题得到表扬等。 典型激励模式。典型激励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事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榜样就是典型,榜样不一定都是先进的,有好榜样,也有坏榜样和落后的榜样。因此,在主要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学生的同时,有时也可以用落后的典型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告诉学生引以为戒。用典型激励学生时,既要注重以老一辈革命家、著名科学家、爱国人士的事迹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也要通过讲雷锋、赖宁等的先进事迹来激励学生。尤其还要多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先进典型来现身说法教育学生,这样效果会更好。各种类型的典型很多,有爱国将士、革命英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英模式典型,也有科学精英、发明大王、文学巨匠、艺术大师、企业大腕、技术能手、体育明星等各行各业的杰出典型,还有刻苦学习、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各方面的先进典型。用典型来激励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类典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教育激励学生。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中发现、培养、树立各种先进典型,这样既是对各种先进学生的激励,同时也可以此激励全体学生,使他们向标竿式的同学看齐,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
教育激励理论探讨 综合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