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_运动和力_知识点复习公式: v = s变形 t = , s = vt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一、:①定义: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②:①定义: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均视为静止的。②判断方法:看是否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③两物体同速、同向,则两物体相对静止④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 的物理量。①匀速直线运动中: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t v物理量速度(υ )路程(s)时间(t)国际制单位米每秒(m/s)米(m)秒(s)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千米(Km)小时(h)关系1m/s==103m1h=3600s意义物体在 1s 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米②变速运动中:变速运动的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非匀速直线运动: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若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 1,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 2:→u= 2u u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1 2u + u1 2若前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 1,后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2:→u= u1 + u22③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人步行速度约 ,自行车速度 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 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三、长度、①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②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③长度单位和符号: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住单位是 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 m) 纳米(nm)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μ m =109nm。④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 ;课桌高 ;篮球直径 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 1mm;一只新铅笔长度 ;手掌宽度 1dm;墨水瓶高度 6cm。⑤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3)放,即尺的位置应放正 .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4)看,即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5)读,即读数,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6)记,、估计值和单位⑥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⑴测多算
初三物理 运动和力 知识点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