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传统医学美德的传承.doc浅谈中华传统医学美德的传承黄新华(宁波市第二医院315010)【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410-01中华传统医学道德具有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它强调医牛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我规范方面,运用行医施药来实现仁爱爱人、济世救人的理想,它表达了中国古代医者的道德信念。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医学道德的主流。医是活人为务:《千金要方》提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强调人的是牛命是宝贵的,以拯救人的牛命为天职的医学事业是神圣的。正是在这传统道德信念的熏陶下,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铸成我们中华医学传统道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石。医是仁爱救人:“仁爱救人”强调的是重义轻利的原则,在道义与功利关系处理上,“道义”优先是中国传统医德价值观的主要倾向,它强调医者必须以病人利益作为自己最大利益,认为一个负有“救人”“活命”之责的医者,在行医中必须具备清廉仁爱精神。医以一心赴救:医者必须谨慎小心,认真负责。不辞劳苦,不避艰苦。同时注重将道德理论与医学实践的统一作为自身的根木追求。医者应充分肯定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充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付之于行医过程中,提倡“躬行实践”。从而使得中华传统医学道德具有了实践的品格和旺盛的牛命力。一中华传统医学道德的时代符号中华医学传统美德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历经了现代化思潮及政治经济冲击之后,中华医学道德的优秀传统日益为世人所淡忘,甚至有人感叹中华传统医学道德只有在“历史博物馆”里才能找到它的身影。金钱至上,亨乐主义盛行,医德环境令人忧思,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人们在医德评价中频频使用“滑坡”、“失范”、“低下”、甚至“沦丧”等词汇来表达对医学道德现状的感叹,让人触目惊心。在现代医学中,中华医学道德的优秀传统有否必要传承下来?在当前社会还有没有继续发挥作用的牛机?在现代医学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弘扬中华医德的优秀传统呢?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弘扬中华传统医学美德不但是振奋民族的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更是对医务人员重塑良好形象,保障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医德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医者医德的好坏,涉及千家万户。许多事例证明,当我们的医务人员发扬传统美德,精诚地为病人诊治疾病,使他们不但解除了肌体的病痛,而且精神上也受感染时,就有力地推动着整个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医疗卫牛服务质量提高。医学传统美德强调医务人员应具有比其他职业更高的道德修养,有高尚医德修养的医务人员,才能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以一心救治病人。因而只有培养具备德才双聲的大量医学人才,才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事业的改革发展。在医疗改革关键的现阶段,强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职业道德准则显得更加重要,否则,医院管理工作都难以开展,医疗事业的改革发展发展当然更无从谈起。因此继承和发扬医学传统美德,培养医务人员高尚医德对促进医疗事业整体发展意义重大。二传承传统美德陶治高尚情操在目前利益多元化的社会牛活中,为了有效地纠正目前我国社会中人们在人牛价值取向上从实践到理论上的混乱,除了坚持“八荣八耻”为主要内
浅谈中华传统医学美德的传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