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四目《秦》总第四十四回珠江三角.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四目《秦》总第四十四回珠江三角
淡水河谷map http://blog./u/1915284863 2013-07-30 18:07:58
第四十四回珠江三角


说完了广西,我们要回过头来说说岭南的另一个大板块—“广东”了。我们一直也在说,广东地区在岭南的地缘优势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的。相比广西盆地内部错综复杂的地理结构,珠三角之于广东地区,以及整个珠江流域的地缘中心地位,并没有旁落过,即使是在二千多年前,珠江三角洲的平原面积,远不如今天那么大的情况下。就“珠江”这个概念来说,我们之前一直是定义为广义的“珠江”水系,而在广东部分,这个概念就需要收缩了。因为在广东这个地缘板块中,真正与之发生关系的,是那条在中央之国位列第三的大河的下游。就象广西内部的各地理单元,将广义的珠江干流,分解为红水河、黔江、浔江等段落一样,广东境内的下游河道,也被单独命名为“西江”了。以中国人的命名习惯而言,既然有了“西江”,自然也会有东江了。不过只猜到这点的朋友,至多只能算及格,因为除掉东、西二江之外,还有条与之并存的“北江”。这三条江共同组成了,广东境内的“珠江”主干,如果要与广义上的珠江区别的话,可以称之为“中义”上的珠江。
从地理关系和覆盖面积上来看,整体呈“⊥”状排列的中义“珠江”水系,覆盖了广东的大部分区域。而将这三条河流紧密联系起来的,就是珠江三角洲。也就是说,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并非是由下游为“西江”的广义珠江单独冲积而成的,而是由发源于南岭的北江、东江,共同作用而成的。从原始的情况来看,西、北、东三江都应该是互不隶属而独流入海的。只不过由于西江的流域面积,明显要大于其他两个兄弟河流,所带来的泥沙也要多出许多,因此江口西侧的成陆速度,要高出东侧许多,最终使得北江在地理关系上,成为了西江的一条支流。
由于西、北两江位于珠三角的西侧,所以珠江口西侧的平原纵深比之东侧要大的多。而在这们所叙述的年代,支撑目前珠三角大半壁江山的,佛山、中山、江门、珠海等城市,都还是以海水、沙洲、岛屿的形式存在。相比之下,东侧的海岸线则变化较少,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平原纵深及城市数量,不如西岸(东侧:香港、深圳、东莞;西侧:佛山、江门、中山、珠海、澳门)。至于说广州的位置,一如二千年前一样,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
在2000多年前,秦人为南海郡设置郡治“番禺”(原始位置在目前的广州老城区,而非现在广州市中南部的“番禺区”)时,其实也意识到了,控制珠三角这个地缘板块的意义,并不单纯在于可以将辐射力,顺西江向西延伸至广西盆地,北江、东江两水的流域,也属于它的腹地。因此番禺城并没有象大多数入海口城市那样,设置在江口,而是在西、东两个江口之间,择地造城(当时西、北二江在珠江口已经合流了)。至于说选址的标准,除了与东、西两个河口的地理距离相当之外,能否背山面海是更重要的标准。唯有这样,才能得水利之便,即能向外控制沿海地区,又能向内辐射三江。正因为如此,具有明显海港功能的“番禺”城在二千多年前的海洋属性便已经被定下来的(所以广东地区才被设定为“南海郡”)。
除掉珠三角以外,广东的海岸线上还有潮汕地区、雷州半岛等重要的地理单元,要想控制这样漫长的海岸线,地缘中心是否能够直接临海,依然是影响其辐射力的重要标准。所以我们会看到,即使在后来,珠江三角洲的陆地面积越来越大,广州老城也已经被封闭在三角洲的腹地,靠狭义的“珠江”水道沟通大海。“广州”这个地缘中心的直接管辖区域,却也随着地理的变化,同样执着的向南推进,以在三江入海的这个喇叭口中,获得一段真正的海岸线。
附:广东地缘结构图
在2000多年前,秦人到达南越之地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部分珠三角平原还处在发育阶段,就象当今中原那样。因此得山、海之利,可控三江入海口的广州,理所当然的取得了广东,乃至整个岭南地区地缘中心的地位。在后来的南越国以及诸多王朝时代,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化过。直至20世纪后半叶,这种情况才有变化。
对广州地缘中心地位造成威胁的,是来自于一个殖民时代的遗存——香港。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香港对于岭南地区的影响并不是体现在行政上,而是文化和经济上。事实上,香港的地缘影响力并不仅仅限于岭南,在其鼎盛时期,整个中国都曾经为之倾倒,并接受它的影响力。而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就是从地缘背景上来解读这其中的根源,以及粤、港地缘关系今后的走向。
首先我们还是要从最原始的地理结构着手。正如我们在《》上所看到的那样,二千多年前南海郡的郡治“番禺”,也就是现在的广州老城区,是一个背山面海的海港城市。内陷于两广丘陵腹地的位置,可使番禺城在海湾深处最大限度的躲避海洋气候所带来的灾害。比之东南沿海丘陵的其他沿海平原(包括瓯、闽、潮等地),这种优势是十分明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四目《秦》总第四十四回珠江三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935403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