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能依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诵读课文,自主积累古诗。、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发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1、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你们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就会跟大家见面。(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学生猜,猜对了鼓励。(出示鹅的图片)教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和鹅有关的古诗(出示课题)《咏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领读“骆宾王”。)骆宾王十分聪明,在7岁时就能作诗了。骆宾王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美丽可爱的鹅在水中游泳唱歌,他非常高兴,也非常喜欢,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咏鹅》。二、朗读古诗,感知 大意,体会古诗韵律读一读,初步感知大意。(1)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7岁时的骆宾王是怎样写鹅的,(出示古诗)同学们先听老师来朗读,好不好?(2)同学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就是这幅图画,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3)古诗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诗中的鹅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脖子是怎样的?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小脚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怎么游的?(4)同学们记得不记得,我们这两天学过的 6个单韵母是哪些?你能在古诗中找到它们吗?(5)教师:大白鹅弯着长长的脖子朝天叫着,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一身洁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绿的水面,用红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着,这是一只多么美的鹅呀!我们怎样读才能读出对它的喜爱呢?读一读,感知古诗韵律。(1)教师: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朗读,仔细体会。(2)教师:听了老师的之后,你能感悟出它的节拍吗?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出示带有节拍的古诗)(3)请学生有节奏的在全班朗读。读一读,体会古诗情趣。(1)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古诗的意思,好吗?教师边出示,边逐句讲解诗的大意:鹅弯着脖子,昂着头,朝着天空高声唱歌。它一身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上,一对红红的脚掌拨起清清的水波。作者通过有声有色地描绘在水面上浮游的鹅的活泼可爱的形象,表达了他对鹅的喜爱
《咏鹅》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