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 2009 〕110 号各市、县人民政府, 自治区农垦局, 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近年来,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稳步提高。 2008 年, 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克服了能源、原材料等价格快速上涨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实现了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在全国排第 19位,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集成推广走在全国前列。全区 4 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总收入、总利税和出口创汇分别达到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 、 % 、 % 、 % ,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虽然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势头良好,但仍然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过短,产业运作能力较弱;产业总体规模小,缺乏大型高新技术骨干企业;项目源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低;高新技术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崛起,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经济结构、生产组织和经营模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形成新兴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出路, 也是推进创新型广西建设, 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区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紧紧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契机,全面加快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重大决策,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线,以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八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高效增长,为建设创新型广西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规划指导、宏观调控、组织协调和政策支持作用, 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发挥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作用,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互动。 2. 坚持突出特色与错位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 优化空间结构,突出区域特色,强化各市、各园区的联合与协作,促进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共赢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 3.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集中优势资源, 优先支持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扩张,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构建产业孵化平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积蓄产业发展后劲,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推进。 4. 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现代化相结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延伸高新技术产业链;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三)发展目标。围绕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总体目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实现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国内排名明显提高; 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力争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 把我区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乃至泛北部湾地区重要的并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聚集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1. 近期目标。在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建立起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高新技术产业关联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做强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领域。到 2012 年,培育和发展 250 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区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