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慈孝文化与社会治理.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慈孝文化与社会治理.doc慈孝文化与社会治理摘要: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将慈孝文化作为居民思想道徳建设的切入点和提升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先后采取一系列弘扬慈孝文化的举措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慈孝之乡。但是,古路镇的慈孝文化建设时间短,缺乏有效经验,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古路镇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推动慈孝文化建设,为其他地区,尤其是小城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关键词:古路镇;慈孝文化;社会治理;人际关系;“走出去”战略中图分类号:B823文献标识码:ADOI:-1285/:商爱玲,彭雪容•慈孝文化与社会治理一一基于重庆市古路镇的个案研究[J]•克拉玛依学刊,2016(1):10-15.*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重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研究一一以阶层分化为中心的考察”(2011QNSII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收稿日期:2015-09-21作者简介:商爱玲,历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政治思想史;彭雪容,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管理作用。历经时代变迁,慈孝文化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增加了时代的新内涵,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庭建设相交融上具有时代契合性,[1]44蕴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资源,在社会基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价值认同。2008年,全国第一个“慈孝文化之乡”落户浙江宁波慈城镇;2013年12月,仙居县被正式命名为“屮国慈孝文化之乡”;2012年9月,江苏常州的中华孝道园,作为全国首个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山水文化景区对外开放。2015年7月,中宣部、全国妇联在山西运城举行“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交流会,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孝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山路镇以慈孝文化作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先后通过兴建慈孝主题公园、慈孝文化长廊、定期评选“慈孝家庭”“慈孝之星”、编辑出版与慈孝有关的图书影像资料筹举措,营造浓郁的慈孝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古路镇积极探索慈孝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新模式,推动古路镇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迈向一个新高度。古路镇这种治理模式的探索,深入挖掘了“慈孝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和实践意义,节约了社会治理成本,不失为社会管理的创新尝试。一、社会治理现代化:古路镇慈孝文化建设的意义分析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社会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观念。慈孝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依靠道徳规范影响个体的观念和行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解决社会屮的价值失序问题和道德失范现象,更好地维护社会成员的公共权益,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关系的和谐。(一)有助于解决养老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面临诸多困难。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据一组调研数据反映:当前农村老人面临着经济来源有限、精神生活匮乏、子女照料不足等8方面难题;[2]另外,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普遍问题。据媒体报道,截至2012年11月,重庆市渝北区有农村留守儿童8273人,占全区中小学、%O[3]面对这些社会治理难题,传统的慈孝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治理路径。“父慈子孝,在规范层面上体现为一种'双向义务'结构模式,而这种结构模式的深层基础则是父母与子女Z间亲情之爱的'双向交往'心理机制,即亲恩与报恩的双向互动机制。因为'父慈',所以'子孝,,这是基于人类生命延续规律和血缘关系的口然逻辑[4]33简而言之,慈孝文化要求我们上敬父母、下抚儿女。为此,在农村倡导长辈慈、晚辈孝是解决当前空巢老人孤独、留守儿童少关爱困境的有效路径之一。近年来,古路镇将慈孝融入社会管理,大力弘扬慈孝文化,不断发展完善养老体系和困难儿童帮扶措施,解决现实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因而,慈孝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二)有助于传承慈孝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国的慈孝文化已深入民间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成为家庭幸福、代际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道徳基础,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5]53其实,一直以来,古路镇着力发扬慈孝文化,从树立身边慈孝模范、说慈孝话、做慈孝事等基本方式着手,培养人们的慈孝观念,培育人们的慈孝行为,传承慈孝文化。慈孝文化建设,旨在批判继承以“孝”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家庭道徳规范,厘清传统慈孝文化中可以传承至今的优秀部分和应该放置于博物馆的古代部分,总结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慈孝美德,引导人们树立止确的现代伦理道德观念。(三)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慈孝文化与社会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20-10-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