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重聚的感言同学之间,有空的时候在聚在一起,大家心中有什么感言吗?下面有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用。精选去外地,当然想见见外地的同学,聊一会也好,但我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我还算是上网比较早的人,曾从网上弄了一些同学的电话号码。有一年秋天,随一个团队到了一个比铁岭还大的城市,空闲时,给一个同学打电话,第一次电话不通,随手翻报纸时,发现那个城市的号码已经升级了,就在那个号码前面加了一位,通了。同学正忙着,说本来应该招待我一次,但有些忙,以后吧!我也笑着说以后吧。本来那个城市还有一个同学,我也彻底失去了再打电话的兴趣。买了手机,但能打的同学很少,关键是不知道号码。就试着给发了一个开玩笑的短信,我当时以为是一个上海同学的号码,回来的短信很艺术地骂了人,令我顿时失去了发短信的兴趣。后来才知道不是上海同学的号码,而是南方一个同学的号码。前年7月,我们班开始了"人肉搜索"活动,为班级毕业20周年聚会做准备,神通广大的老宋竟然辗转将李勇从宁夏定位到唐山市,打电话让我找。于是我就在唐山市各个贴吧里上帖子,描绘了李勇的特征,结果真有李勇的学生给我提供了线索,循着线索终于将李勇"人肉搜索"了出来。但和李勇的见面却拖拉了几个月,一直过了十一才去,一见面,发现李勇完全生活在与我不同的世界里,这些年,真是难为李勇了。就在我们毕业后的第20个年头,我来到北京,在班级留言里面发了帖子,准备骚扰在北京的同学,但到了第2个同学就觉得没意思了,他正在忙。突然间理解了,我们只是在20年前是同学,现在时过境迁,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也有着不同的语境,就是坐在一起,没有三五个人,很快也会冷场的。大概是前年的一天,李家锋给我来过一次电话,但我那天好像是干一件什么事特别不顺,情绪不是太好,老李,原谅吧。这些东西今天在这里写出来可能有些煞风景,但我就是想写出来。我们在上学时在工作后见了各式各样的人,但在自己内心里,除去亲人,你珍惜的人不会超过5个,虽然不一定能够见面,但会时不时想起。被人惦记是幸福的,珍惜吧!同学们。2007年8月8日,三皮兄在校友录班级留言中写道:"杨*、汤丹文、老宋、谢轼------各位兄弟,什么时候能在一起喝一杯呢?"因可恶的病症,2008年他已经在天国了,这辈子是没有机会了。唉......摘抄26年前的9月,父亲到西安送我去上海,他是同一个在火车站上班的朋友去送的,那时的西安火车站正在修建(这个车站从我上学的时候就修,我都毕业好几年了还没有修完,这个效率是让我在毕业时远赴外地的原因之一)。我们没有从进站口上车,而是从旁门穿进去的,当那位叔叔听父亲没有给我准备水杯时,我们正好走在职工食堂附近。他当即去食堂拿了一个大碗(陕西人叫老碗)给我带上。那个瓷碗足可以盛三瓶矿泉水。从西安到上海,当时火车要走28个小时,那时还没有矿泉水,火车也没有空调,车厢里蒸笼一般。我当时身上除了5元饭钱外,其余全部物品和钱财全放在托运的箱子里。可以想见,那个瓷碗对我第一次的远程是多么地重要。就这样,第二天晚上,"民工一样的"(宿舍同学日后语)我走进了华东师大1舍307房间。我一直觉得我有一个矛盾的命运。粗壮的西北汉子,却走进了俊秀的华东师大。标准的梁山好汉,竟然学起了师爷的知识,后来还做起了师爷。学了文学,却又到了华北的一个矿山,同钢铁打起了交道。游走在"文人里的工人,工人里的文人"的边缘地带至今,命运
毕业重聚的感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