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歌》_小学音乐教案_范文先生网课题:第四单元《童年的歌》内容:萤火虫复习“吉达巴”节奏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2、通过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悦的情绪以及孩子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3、 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吉达巴”节奏;感受2/4、3/4拍乐曲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唱出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教学突破口:“听觉领先,动觉切入”创设情景,通过听听、跳跳、画画、敲敲等活动不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节奏卡、打击乐器。教学思路:本课时重点是进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审美活动,运用“以听觉领先,动觉切入”为新歌教学理念。我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听听、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动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感知音乐情绪,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音乐的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还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习的实践与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意识。教学过程:一、 复习部分1、听音乐律动:听2/4拍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动跳吉达巴。方法:听着音乐的跳吉达巴舞步。2、复习吉达巴舞步典型节奏。3、复习歌曲情绪、拍号2/4,强弱规律4、复习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击乐器伴奏。说明通过复习歌曲再次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同时进一步理解2/4的特点,为歌曲学习作铺垫。二、 歌曲新授部分(一)、导入部分(1)、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2)、学生用跳跳、画画、拍拍等形式体验音乐情绪。(3)、师生共同小结音乐的情绪、风格。(4)、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5)、创遍简单的3/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说明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运用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体验3/4拍的韵律、强弱规律。(二)、感受歌曲1、 揭示第四单元主题诗方法:师生有感情的朗读2、 初听:教师范唱(教师歌表演) 学生仔细聆听3、再听:请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萤火虫”(多媒体演示)说明: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感受音乐,熟悉旋律,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景。4、 创设意境 随音乐律动表演 (三)、学唱歌曲1、用lu哼唱2、师生对唱歌词3、演唱歌词4、游戏:小老师方法:学生通过自己默唱对歌曲的理解来做小老师提示歌曲难点。5、学唱旋律(唱名、五线谱)说明教师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范唱及律动让学生熟悉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作指导,隐性解决了歌曲的重点与难点。6、音乐伴奏声中有感情地演唱7、表演唱《萤火虫》方法: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演五、课堂小结《小蜻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三四拍子,五声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结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时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教学目标:
《童年的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