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胡同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胡同文化》..._高三语文教案_范文先生网执教教师肖宠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走近作者:了解作者及其散文的特点2、了解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3、学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方法[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德育目标]1、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的情感2、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2、理解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突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大家到外面去旅游一次的话,不知你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下面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呢?生答。(答案各种各样。但学生的回答会出现两条思路:一是答到了去北京,另一是答了一些其它地方,这时侯教师必须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切入点,把话题引向正题——北京,进一步导入课题并出示(幻灯片1、2、3)教师进一步明确: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是还有这样一句话,不知大家是否听到过,那就是“如果你去北京,有一个地方你不到的话,就等于没去过北京,同学们知道这时哪里吗?生答。明确:胡同。(幻灯片4)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汪曾祺一起去北京的胡同走一走,看一看。(出示幻灯——配有背景的课题《胡同文化》)二、简介作者,了解作者。(出示幻灯片5)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卓记事》等。汪曾祺的散文似“水”,他的散文是“水”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水性”。归于胡同,又具有浓郁的“胡同”味。这种“胡同”味,是其散文显示的一种综合的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它既表现在取材、构思和抒情民性,同时杂语言上也具有北京胡同的京腔京调的韵味。三、研习课文(一)请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第1-4段,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出示(幻灯片6)朗读完毕,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圈划每一段的关键句,然后请同学回答,教师出示(幻灯片7)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胡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各具特色的胡同名同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数量之多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环境安静(二)(出示幻灯片8)教师进行小结并进而过渡到下文。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呢?为什么会这样?请同学们速读课文6-12段,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概括。(给学生4分钟的时间速读并概括,然后回答,出示幻灯片9)封闭——————————舍不得挪窝破家值万贯文喜欢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易于满足,要求不高——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化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三)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的联系点是什么呢?(出示幻灯片10)生答(略)教师明确:胡同的总特点是“方正”,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思想,并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四)听录音13——15段,思考并讨论: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先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明确: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是消极的,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出示幻灯片11)(五)看着这样一组日益衰败的胡同照片,同学们你的心情怎样呢?(生答)那么,汪曾祺老人的心里,涌起的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请找出例句加以说明。生答。教师明确:心

《胡同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关羽豆道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