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制作人:吉文丽2011-02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第一节收益分配概述一、收益分配的意义和原则(一)收益分配的概念收益分配是指分配主体对分配对象(即企业经营收益)在各个分配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分割和平衡。(二)。。,兼顾公平原则。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二、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有关规定(一)。较重视企业长远发展,股利分配政策的成败,对股东投资积极性影响较小。。较重视企业的当期收益,股利分配政策可能会对股东的投资积极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二)利润分配的项目公司利润分配的项目包括以下部分:。应当按照10%的比例提取。(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支付股利(分配利润),要在提取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后。无盈利不得支付股利。但若公司用盈余公积金抵补亏损以后,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也可用盈余公积金支付股利,但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三、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一)企业发展战略(二)职工利益(三)利润分配方案(四)资金成本(五)同股同权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第二节收益分配政策一、股利分配政策(一)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应遵循四个步骤:(1)设定目标资本结构;(2)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股东权益数额;(3)最大限度地使用保留盈余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4)投资方案所需权益资本已经满足后若有剩余盈余,再将其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例7-1】假定某公司某年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后的税后净利润为600万元,第二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800万元,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那么,假定该公司当年流通在外的只有普通股100万股。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应给投资者分配的股利是多少?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思考7-1】上例中,股东大会采用该政策的理由?【解析】根本理由是为了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如上例,如果公司不按剩余股利政策发放股利,将可向股东分配的600万元全部留用于投资(这样当年将不发放股利),或全部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这样当年每股股利将达到6元),然后再去筹借债务,这两种做法都会破坏目标资本结构,导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提高,不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股票价格)。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
第7章--收益分配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